曾經,方便、快捷、可靠、準時是地鐵的優點,也是地鐵宣傳的重點;因為跟其他路面上的公共交通工具相比,以往的地鐵服務的確不受天氣好壞或交通擠塞所阻、的確準時方便、快捷可靠。
然而近半年來,這些優點卻似乎消失的一乾二淨。各種大小事故如閘門無法開啟、訊號故障、煞車掣失靈冒煙、班次延誤等不斷出現,令數以萬計乘客的行程受阻、令數以萬計乘客飽嘗擠迫遲到之苦。到了昨天,地鐵又再發生新的事故,在石硤尾站至太子站間的一段路軌出現裂痕,令地鐵服務受阻三小時,不少車站要實施潮水式入閘措施,超過二萬五千多名乘客受到影響。
地鐵公司雖然在事故發生後迅速向乘客致歉及表示會徹查事件,但是我們認為這樣的處理已不足以回應事件、已不足以釋除公眾的疑慮。
應該看到,地鐵系統特別是早期的觀塘線已運作多年,系統的操作、系統的維修管理早已成熟、早已有規可循,過去多年來也一直運作暢順,除了個別人為失誤外,絕少發生重大的事故或延誤。可在最近半年來,地鐵的事故卻不斷出現,而且不管是新建成的支線或原來的路線都出現不同的問題;像這樣的情況反映的顯然不是個別的問題、個別的錯誤,而可能是整體系統老化、而可能是整個系統的維修保養水平下降。若果地鐵只是把事故當成個別事件調查及處理,它怎麼可能找到失誤的根源呢?它怎麼可能發現整體系統的故障及漏洞呢?
更何況過去半年地鐵事故涉及的不是同一類問題,而是系統內的不同問題,包括列車的煞車系統故障、包括訊號失靈、包括閘門無法開啟、包括路軌斷裂。我們認為,地鐵系統在短時間內出現各種不同的問題是非常不尋常、非常奇怪的,也不大可能是巧合;即使暫時不能斷定出現系統性的故障,地鐵也不能只把事故當作個別意外,而應該全面調查整個系統的設計、操作、維修保養、管理,以確保地鐵系統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我們明白,地鐵公司近年積極向外擴展業務,並且已成功取得內地一些城市的鐵路發展及管理合約。但地鐵之所以能向外發展、之所以能爭取其他地區的鐵路發展合約是由於它在香港的系統暢順可靠及安全。可現在香港的地鐵系統卻無法保持水準、卻出現各種大大小小的事故,有乘客甚至說每天搭地鐵都預計會有延誤。像這樣的表現,不但會令乘客被迫轉乘其他交通工具、不但會令香港的交通情況惡化,更將大大損害地鐵的未來發展機會,地鐵又怎麼能對這一連串事故掉以輕心呢?
(圖)地鐵昨日又發生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