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不少外地買家都因內地貨品造價低廉,而轉往中國大陸入貨,本港商家為了抗衡,紛紛以創意設計為賣點,帶動市場對產品設計師的需求與日俱增,薪金也水漲船高;即使無經驗的新人,入職工資亦可達8000元,而且市場空缺不少,前景樂觀。
產品設計範疇極廣,包含禮品、家電、玩具、手表、眼鏡等,涉及的種類極多,曾修讀工業產品設計課程的梁泳珊,一畢業便成功獲GearAtelierLimited聘為產品設計師,一做3年,主要負責禮品贈品設計。她說:「自少便酷愛繪畫,對新產品及事物極感興趣,讀書時順理成章揀選了商品設計,並以此為職業。」
GearAtelier有別於一般先接單後設計的公司,會先行設計自家品牌的產品,再在展銷會上推介予不同國家及地區的買家。設計師毋須單只跟從客人的要求,令發揮空間較大。為了增加設計靈感,梁泳珊每次外遊及逛街,都會特別留心市場上的產品,藉此刺激思維。
現時,該公司每年會參與5、6次展覽會,每次都要有新產品推出,梁泳珊及同事們經常要開會訂定產品路向,分析來年的市場潮流走勢、產品色彩及造型等,再根據這些資料,各自埋首設計。
初步定下新產品類別後,便開始設計圖則。一個新產品「由無到有」的過程並不簡單,由初稿到定案,單是圖則,等閒便要畫上逾百張,直至每個細節合乎要求為止,真是少點耐性也不行。
完成圖則後,便要與市場部同事商討顏色、物料及產品造型是否配合市場需要;同時又要與生產製作部同事尋找合適的物料,及具成本效益的生產方式。由於各部門都有自己的立場,梁泳珊笑言:「經常都會與市場及生產部同事有『善意及正面』的衝突。」
入行數年,梁泳珊覺得最困難的是──要將產品設計與成本掛鈎,不少好設計就是基於成本太高而被迫放棄,或是要用長時間去尋找適合的物料;即使找到合適的物料,仍有不少變數。她說,如近日原料價格隨油價上漲,便直接影響到產品的製作成本,遇到這種情況,可能要將產品的尺寸縮小來遷就,或改用其他物料。
年資雖淺,梁泳珊已有十多件自家設計,當中以狗仔造型錢箱為主;但說到最難忘,是看到自己首個有份設計的產品,在商店內銷售。她笑着說:「當時還刻意幫店方將產品擺放得好一點,希望吸引更多消費者購買。」
記者:丹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