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超聲波難測微小裂縫

專家指超聲波難測微小裂縫

【本報訊】地鐵石硤尾與太子站之間出現裂縫的一段路軌,上月三十日才經超聲波檢測,軌道巡路員在前日凌晨曾以肉眼檢視,也無發現異樣。地鐵形容今次事故並不尋常,會就出事路軌的金屬物料進行冶金分析,找出裂縫出現的成因。地鐵今天會向環境運輸及工務局提交初步報告,兩周內完成詳盡的事故調查。
地鐵車務主管劉焯民昨在記者會表示,昨日早上七時,訊號系統偵察到石硤尾站往太子站之間有故障,地鐵職員到場檢查後發現左邊路軌一處出現一道闊一毫米、長三吋(約七十六毫米)的裂縫,由路軌頂伸延至底部。他表示,裂縫沒影響列車的安全運作,列車只須按指示以慢速行經受影響路段,早上過了繁忙時段,員工即以兩塊鋼片鞏固路軌,待晚上更換。列車班次於上午十時恢復正常,不過所有列車全日經過該段路面時均須減慢車速,由石硤尾至太子站多花約三十秒行車時間。

路軌物料或含雜質
地鐵每月均採用超聲波循環檢查路軌,而軌道巡路員每兩晚會出動進行檢查。劉焯民稱,相信昨日發生故障的裂縫出現得很快,由於該段路軌只用了五年,應不是老化問題。
工程師學會前會長梁廣灝指出,若裂縫只得一毫米闊,即使透過超聲波也難以檢察。由於裂縫由上而下,估計可能是燒焊接駁位,若燒焊功夫做得不好便有機會出現小縫口,而微小裂縫不會影響鐵路的安全性。
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一級科學主任盧覺強表示,一般路軌可使用十年,他推測今次事故可能和路軌的物料含雜質有關,若路軌金屬物料含雜質便會出現脆化現象,列車行經產生的震盪會令路軌裂開。

「對於地鐵服務覺得好失望,認為佢哋有需要檢討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