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日本東京醫學院一份最新的研究指,新生兒是通過分裂自身細胞,釋放基本營養成份來度過離開胎盤但尚未得到母乳營養的飢餓階段。
英國廣播公司昨報道,該醫學院以剛出生老鼠作研究,而報告已刊於《自然》雜誌上。研究人員發現剛出生的老鼠體內出現了一種稱為自噬作用的細胞分裂過程,這一過程在出生後的幾小時內保持活躍。
研究人員認為,自噬作用在老鼠剛出生後對體內氨基酸的產生至為重要,而氨基酸不僅是能量的來源,也是構成蛋白質的基本要素。這項研究的負責人說,儘管目前還沒有證據證明人類新生兒也透過類似的自噬作用度過最初的飢餓階段,但是哺乳類動物極有可能都是透過分裂自身細胞來吸收基本營養。
新生兒誕生後會經歷一個嚴重的生理性飢餓過程,因為他們突然失去從胎盤吸取營養的機會,又尚未得到母乳的營養。
英國劍橋大學的發展遺傳學專家瑞克博士認為,這項研究結果聽起來很有邏輯,但是新生兒只能在一段有限時間內依靠體內的蛋白質生存,他們必須很快從體外找到營養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