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自殺中心呼籲 傳媒勿廣泛報道<br>張國榮跳樓九小時五人輕生

防自殺中心呼籲 傳媒勿廣泛報道
張國榮跳樓九小時五人輕生

【本報訊】「哥哥」張國榮去年四月輕生,教萬千歌迷傷心之餘,更不幸是令本港刮起一陣連鎖自殺風。香港大學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發現,哥哥去世消息見報九小時,即有五名市民自殺,兩周內自殺數字亦大增。有學者認為這與傳媒廣泛報道有關。 記者:雷子樂

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將○三年上半年的自殺個案平均數,與四月份的數據作比較,結果顯示,去年四月的自殺個案較平均數高出兩成,跳樓比例較平均高出三成二,二十五歲至三十九歲男士跳樓的比例,更比平均高出六成七,反映張國榮自殺對成年男士影響最大。「有抑鬱症嘅成年男士會諗到哥哥咁靚仔、有錢都要跳樓,於是就想死。」
張國榮輕生期間正值沙士襲港,但葉兆輝排除去年四月自殺人數飆升與沙士有關。他指出,去年三月及五月的自殺人數為九十九及一百一十四人,較四月的一百三十一人為少,況且,沙士期間令香港社會產生了龐大的凝聚力,應該可以抗衡自殺:「我哋睇到四月頭兩周嘅自殺數字大幅增加,死因庭資料又證實有四宗自殺,死者喺遺書寫明受張國榮自殺影響,所以我哋有理由相信自殺人數增加,同張國榮嘅死有關係。」

連鎖效應持續一月
葉兆輝指出,傳媒廣泛報道名人自殺,與隨後的自殺個案有一定因果關係(見表),一般而言,這種連鎖效應會持續一個月,與自殺名人受相同問題困擾或背景相似的人士最高危。
葉兆輝昨日引述今年一項訪問了二千名香港市民的調查表示,近四成受訪者聲稱因名人自殺而感到少許至極困擾、百分之二點四更因而較接受自殺並萌生輕生念頭;近七成人不滿或十分不滿傳媒報道有關事件手法。他呼籲傳媒日後報道自殺新聞時,勿過份渲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