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紮在費盧杰附近的美國海軍陸戰隊隊員把去年三月攻打伊拉克稱做「第一場戰爭」,對費盧杰的總攻擊則是「第二場戰爭」,要憑這場城市攻防戰徹底摧毀伊拉克的反美武裝力量核心。為了打贏這場仗,美軍與武裝分子雙方都有一系列戰術。
進攻戰術一:苦肉計
伊拉克戰爭陷入膠着狀態已久,駐伊美軍早已滿腹牢騷。為了激勵士氣,白宮不惜在周日血戰費盧杰前夕,撤掉原被視為國家安全顧問賴斯接班人的華府伊拉克政策負責人、副國家安全顧問布萊克威爾,讓軍人出一口怨氣。
為減少傷及平民,美軍事先張揚喊打。先是伊拉克臨時政府總理阿拉維高調聲稱「和平的窗口正在關閉」;繼而美軍不斷轟炸費盧杰,同時在周邊加緊軍事部署,封鎖所有道路,嚇得當地近三十萬居民中,八、九成逃離家園。
為打擊敵方士氣,美軍再打心理戰,透過傳媒不斷宣揚開戰準備,用詞甚具威嚇成份,包括聲言已部署了萬多名美軍準備總攻擊;又說已準備好為後方地面部隊開路,聲言反美武裝部隊只能投降或戰死,美軍連停屍房也已建好。
在攻城上,美軍會採取速戰速決策略。不過針對進城後最重要的巷戰,當局決定採取「溫水煮蛙」式的穩步推進蠶食戰術,逐步佔奪陣地,以免操之過急反被圍剿。
防守戰術一:以逸待勞
據傳武裝分子已在費盧杰城內幾乎所有建築物和道路布下炸彈和餌雷,屋頂埋伏狙擊手,準備「迎接」美軍,並把美軍最避忌的宗教場所當成狙擊點和指揮中心。
美軍向費盧杰調兵之際,上周六薩邁拉的武裝分子發動四宗汽車炸彈襲擊,周日巴格達又有自殺式襲擊,令美軍陷入「貓捉老鼠」的困局。
雖然費盧杰大部份平民已疏散,但仍留有約五萬人。反美武裝分子料會扮成平民混在其中,令美軍難以防範,聲言要把「廁所角落也變成戰場」。
大戰前夕,美軍一份費盧杰詳細作戰計劃連同一名伊拉克軍官失蹤,引發揣測武裝分子早已在美伊部隊中伏下「內鬼」。
中國《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