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研究指出,失眠者患上癌症、心臟病或中風而死亡的平均機會率較高。壓力、焦慮和抑鬱會使人容易失眠。失眠一般沒有單一成因,但會由多種因素引起,包括日常生活:晚上太遲進食、飛行時差、飢餓、酒精、咖啡因、刺激性藥物(包括尼古丁);環境:噪音(如伴侶的鼻鼾聲)、不舒適的床或睡房;身體毛病:睡眠窒息症、哮喘、耳鳴、疼痛、前列腺疾病、消化不良等;心理:感到壓力、悲傷;精神:抑鬱、焦慮、狂躁;藥物:如某些哮喘藥片,以及治療鼻塞、暈眩和抑鬱症的藥物。
即使沒有以上的情況,失眠也會發生。這種失眠十分罕見,稱為「原發性失眠」。
失眠者可嘗試下列各項幫助入睡的方法:減少飲用咖啡、茶或可樂等飲料,尤其臨近午夜時;控制酒量,酒會令你昏昏欲睡,但短時間便會醒來;戒煙,吸煙會令睡覺時較容易出現呼吸困難;定期做運動,但避免睡前做劇烈運動;嘗試每天在同一時間睡覺和起床;避免進食過量,尤其在睡前數小時;若不能入睡,可起床及在柔和的光線下看書,直至感到有睡意,不應看電視或躺在床上計算錯失了多少睡眠時間;其他可使心情輕鬆的活動包括用熱水洗澡、喝奶類飲品或聽輕柔的音樂;理智面對日間未完成的工作,用紙筆寫下明天要處理的事情,有助把煩惱暫時拋諸腦後,避免思前想後,無法入睡。
心理學家能提供簡單的鬆弛療法,如「談話治療」(心理治療),幫助人們面對生活中的不如意事。一些「心理把戲」也會有效,如當你告訴自己要盡量保持清醒時,通常反而會令你入睡。
若你的工作或閒餘活動受日間瞌睡干擾,或睡醒後感到缺乏精神和易怒,應看醫生。
撰文:保栢醫療保險
查詢熱線:25175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