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法新社電】美國經濟前景不明,加上受巨額財赤困擾,預期美國總統布殊在成功連任後,要實施其承諾的經濟鴻圖將困難重重。
剛在上周勝出大選的布殊,承諾把聯邦預算赤字從目前的4130億美元(約32214億港元)紀錄削減一半,同時繼續減稅。他亦計劃「簡化」聯邦稅務條例,並鼓勵私人機構辦理退休儲蓄業務,變相令美國社會福利系統局部私營化。
經濟分析員認為,由於共和黨將更牢固地控制新一屆國會,華府未來會提出大量新議案,但在目前的經濟氣候下,布殊政府在振興經濟方面,將面對種種限制。
摩根士丹利經濟師貝爾納在投資通訊中表示,布殊的經濟藍圖可能太過雄心萬丈,而問題正在這裏。他說,布殊明顯希望在第2任期中重整其地緣政治及經濟政策,並會挾贏取大選的「政治資本」去實踐其經濟鴻圖,但他的經濟計劃嚴重自相矛盾,且要在短期內實施,要取得成功存在很大的障礙。
以稅務政策為例,雖然布殊政府仍未釐清所謂簡化稅務條例是甚麼意思,但部份共和黨人倡議當局以「單一稅」(Flattax)或一項全國銷售稅以取代現存稅制。貝爾納說,布殊相信他的簡化稅制計劃不會令政府財政收入流失,同時社會福利開支和住宅按揭利率可繼續下降,並可削減聯邦及地方稅;問題在於,這些措施將導致稅基收窄,況且簡化稅制後部份人變相加稅,另一些人則可減少繳稅,製造出贏家與輸家。
布殊政府一直強調經濟保持增長將可解決赤字問題,迴避作出艱難抉擇,例如以加稅手段收縮赤字及降低政府借貸需求。部份觀察家指出,經常帳赤字屢創紀錄,意味美國消費者和政府一樣入不敷出,一旦美元滙價出現崩跌,打擊全球經濟,布殊政府的「增長救財赤」算盤屆時亦打不響。
雷曼兄弟分析員哈里斯說,美國今屆大選競爭十分激烈,兩名候選人不大可能誠實地討論如何處理美國經濟,現在選舉已塵埃落定,但布殊仍可能會繼續迴避部份比財赤更加棘手問題,例如美國醫療開支現已膨脹至危險的地步,布殊則好像要把這些重大改革留給下一任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