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體檢沒病變重病

廣州體檢沒病變重病

廣州每年至少三、四百萬人須接受體格檢查,涉及金額數以億元計,一些無良醫院用應該已被淘汰的設備、實習醫生為客人體檢,導致錯漏百出,有人無病被說成重病,也有人患肝癌卻驗不出來。

驗身市場大 年涉數億元
內地「驗身」市場相當龐大,一般工人入職要有健康證明,學生入學或畢業、當兵入伍、申請駕駛執照、外來人口申請暫住證等等,也要先檢查身體。據估計,廣州每年至少三、四百萬人須接受體檢,涉及金額數億元,因而成為不少民營醫院的財路。
一些小醫院由於資金問題,只用大醫院棄用的設備,甚至為省錢,聘請一些資歷低的退休醫生或實習醫生,來替客人體檢。更離譜的是,有醫院把幾份病人的血清樣本放在同一支試管內,用同一份試劑來檢驗,如果檢驗結果呈陰性,就全部「過關」,但若呈陽性,再分開檢測。

醫生資歷低 肝癌驗不出
亦有醫院只需三、四小時便可完成一百六十項驗身項目,速度驚人,卻錯漏百出。曾有中年漢患有肝癌,體檢時卻驗不出來,差點因延誤治療而送命。亦有高考生原本無病,體檢時被指有心臟病,令他整天擔心得無法考高考,最後被迫重讀。
廣州市衞生局官員指,目前尚無法監督這些聘用低資歷醫生和設備欠佳的無良醫院,一旦漏檢、錯檢,他們只能當作一般醫療糾紛處理。
《信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