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03年汽車銷售按年增加33.5%至433萬部,但今年上半年已放緩至26%。我們預測04年全年中國汽車銷售增長將放緩至12%。轎車的銷售增長已由03年的71.6%按年急跌至04年上半年的34.7%﹐估計04年全年轎車銷售增長率將減慢至17%(汽車:480萬部;轎車:230萬部)。
產能遠超需求導致競爭激烈。今年全國汽車總產能達750萬部,遠高於480萬部的市場需求。更令人擔憂的是現時產能的增長仍較需求增長快。我們預期未來幾年汽車業將進入整固階段,部份低競爭力的公司將會破產。只有實力強大的大企業才可生存。
價格戰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銷量,緩解了消費者持幣待購的態度。大部份主要汽車製造商今年已如我們所料降價。在04年年中降價後,三大汽車製造商上海通用汽車、上海大眾汽車及一汽大眾的汽車銷售回升,但幅度不大。我們相信減價戰尚未完結。汽車業的整體毛利難免會受到擠壓。不過,投資者可選擇持有未來銷量增幅較利潤率減幅大的汽車股,如駿威(203)。
由05年1月1日起撤銷進口配額限制後,高檔汽車所受的影響將會最大,因為大部份進口車都是高檔車。隨着內地生產的通用凱迪拉克、豐田皇冠及MercedesBenz在明年加入高檔車的競爭行列,華晨中國(1114)的寶馬3及5系正面對更大的價格壓力。我們預期寶馬3及5系將於半年內降價10%。
由10月1日生效的新汽車融資政策將不會即時刺激汽車銷售。我們相信新政策將有助改善中國汽車融資業務。不過,由於汽車貸款的壞帳比率達20%,而銀行所能賺取的息差只有2%至3%,故我們接觸過的大部份銀行短期內都無意增加汽車貸款。外國汽車企業可能對這業務較有興趣。上海通用汽車、福特、大眾汽車及豐田已在中國建立自己的汽車融資公司。由於擔心高壞帳風險,汽車融資公司初期將會非常審慎。長遠而言,中國的汽車公司之盈利模式有可能會像美國汽車公司一樣,即汽車融資業務的利潤遠大於汽車銷售的利潤。
駿威汽車:04年上半年淨利潤達9.24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增加37.1%。旗下之廣州本田於04年上半年已售出43500台雅閣,9300台奧德賽及27400台飛度。總銷量按年增加65%。於9月6日,駿威更晉身為33隻恒生指數成份股之一。我們仍相信駿威是香港上市汽車公司中質素最好的。不過,我們仍憂慮廣州本田會降價,並相信這將會在05年上半年發生,屆時將對股價產生不利影響。此股現價為9倍04年預計PE,應該說其下調空間有限。目標價3.45港元(11倍04年及10.7倍05年預計PE),建議持有。
華晨:04年上半年淨利潤按年跌29%至4.08億元人民幣,輕型客車及中華轎車銷售分別按年跌13%及46%。由於產品降價銷售,公司的整體毛利由03年上半年的24.7%降至04年上半年的20.8%。由於華晨寶馬的銷售策略欠佳,這款車至今的銷售並不理想。奧迪於10月初降價後,華晨的寶馬3及5系降價壓力進一步增加,預期這兩系車將於半年內降價10%。此股現價仍高於我們所定的目標價1.40元(相當於10倍05年預計市盈率),維持沽出評級。
鄧為元
新鴻基資料研究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