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德國總理施羅德擺出姿態可容忍歐元再升,觸發新一浪美元沽盤湧現,歐元直迫1.3美元關口。專家估計,除非歐元急升見1.35美元,歐洲央行不會貿然干預滙市。美國「股神」畢菲特眼光獨到,上季已額外增持相當於10億美元的外幣。
在對沖基金、退休金基金及互惠基金推波助瀾下,美元全面下瀉。美滙指數受惠於美國展開加息周期,於5月14日攀上92.29的今年高峯;但好景不常,該指數迄今回吐9%,上周五收報84.01,創1995年底至今新低。
歐元上周五曾升見1.2973美元,是1999年面世以來新高;收報1.2964美元,升0.92美仙。施羅德表示,歐元升勢尚未算很劇烈,所以毋須作出任何政治回應,這番話令美滙跌勢加劇。
荷蘭銀行外滙策略師麥馬漢表示,美元今年初開始轉弱時,歐洲官員多次表達不滿,如今卻未見他們作強烈投訴。滙豐(倫敦)外滙策略師布盧姆說:「(美國)就業數據那麼好也未能推高美元,顯然是美元本身有些嚴重問題。」摩根士丹利外滙研究部主管杰恩指出,倘歐元逼近1.35美元,歐洲央行應干預其升勢。自5月14日至今,加拿大元更銳升16%,創下1.1976兌1美元的12年高位(見圖表)。
畢菲特的投資旗艦巴郡的業績報告披露,該公司上季增持等值10億美元的外幣合約,隨着美滙下跌,其外幣投資錄得稅前盈利4.12億美元(約32.1億港元)。截至9月30日,巴郡持有8種外幣的遠期合約,總值200億美元。
由於美滙下跌,黃金成為追捧對象。國際現貨金價上周五升4美元(0.93%),收報每盎斯433.55美元,是16年來最高位;5月14日至今,金價累升56.90美元(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