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亂菌肆虐魚檔 食環署建議修例<br>沿海三區擬禁抽水養魚

霍亂菌肆虐魚檔 食環署建議修例
沿海三區擬禁抽水養魚

【本報訊】每年都有食肆或海鮮檔魚缸水被驗出有霍亂菌,為了保障市民食海鮮的安全,食物環境衞生署建議修改法例,明年列出三個抽水禁區,禁止在細菌多的維多利亞港、避風塘及新界西面三處地區的沿岸一帶,抽取海水用作飼養活海鮮之用;同時設立「自願性海水供應商認可計劃」和記分制,認可供應商被記滿分會取消資格。 記者:陳倩雯、蔡元貴

本港今夏已五次發生魚缸水含霍亂弧菌事件。食物環境衞生署在提交立法會的文件中指出,該署參考環境保護署的水質統計數據後,打算在大腸桿菌含量一直維持在高水平的水域,包括維多利亞港、避風塘及新界西面,禁止在沿岸一帶抽取海水以飼養活海鮮,不遵守禁令者即屬違法。

實施供應商計劃
有關禁令涉及修改法例,該署會在徵詢立法會議員對此的意見後,着手進行《食物業條例》修訂工作,預計最快可在明年制訂修訂規例。
食環署同時計劃於明年初推行「自願性海水供應商認可計劃」,成為認可供應商,必須符合若干準則,包括不在上述三處禁區抽取海水、妥善安裝過濾及消毒系統,以及妥善保存抽取海水地點紀錄。違規供應商會被記分,當分數累積至指定水平時喪失認可資格。

訂漁商作業守則
此外,食物環境衞生署署長梁永立昨日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為了避免發生市民進食珊瑚魚後中雪卡毒事件,今年底將與漁業界訂出自願遵守的作業守則,包括要求漁商將於新捕魚區捕獲的魚類樣本送港化驗,確保食用安全才可入口,同時要保存買賣紀錄。
他續表示,不過,若自願守則成效不大,當局現正考慮修改法例,要求入口商須申請許可證,列明魚類來源地及數量才可入口珊瑚魚,並在指出地方將魚類運「上岸」;同時,食環署人員有權隨時充公有問題的珊瑚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