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的蒼蠅 - 劉紹銘(嶺南大學榮休教授)

俄羅斯的蒼蠅 - 劉紹銘(嶺南大學榮休教授)

在陀思妥也夫斯基名著《白痴》結尾的一章,Nastasya死了,PrinceMyshkin和Rogozhin一同站在她停屍的地方。房間光線不足,但Myshkin仍可看到躺在床上的Nastasya,有白被單蓋着。房間彌漫着死亡的氣息。忽然一隻蒼蠅,從睡夢中醒來,嗡嗡作響的在Nastasya身上盤旋,最後停在床頭上。Myshkin嚇了一跳。
批評家AllenTate認為,蒼蠅在這時刻出現,是污濁強韌的生命跟快成灰燼的生命一個殘酷的對照。在「俄羅斯的蒼蠅」一文裏,IrvingHowe更補充說,蒼蠅在這淒涼的時刻出現,代表天地不仁,對蒼生的遭遇漠不關心。說的也是。杜甫《春望》不是說過麼,「國破山河在」。春天一到,草木就欣欣向榮,無視民間疾苦。
AllenTate要我們注意的,其實是細節(details)在小說寫作技巧的功能。有些細節,粗看無關宏旨,細看才知道心機。《三國演義》中的曹操,要跟劉備煮酒論英雄。飯桌上,孟德舉杯對玄德說:「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此話一出,劉皇叔的筷子馬上掉到地上。掉筷子一節,是detail,是小說家「不寫之寫」。他們兩位那個是英雄,已經有交代了。
散文也講究細節營造。朱自清《背影》中的父親,如果不是個小胖子而是運動健將,給兒子買水果吃那一節就不會這麼感人了。毛尖在《白俄舞女回上海》引別人的話說,白俄女子「美麗而神經質,高傲、絕望而又十分、十分迷人」。他們的美,可能與悠悠的身世和血統有關。反觀今天年輕一代,在舞台上表演,看不到激情、看不到滄桑,他們更不會「用最後一個盧布去買一枝不能充飢的玫瑰」。
就讓憑這句話,勾劃了兩代跑江湖的俄國女子不同的心態和處境。這是一個眉目傳情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