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法病危,標誌武力抗爭的阿拉法時代結束,後阿拉法時代的來臨,但這是好是壞?一九八六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威塞爾周五大膽指出,阻礙以巴和平進程最大障礙的阿拉法一去,將為和平帶來新契機。
「阿拉法一死,標誌中東和平的新時代。我希望各方能把握這契機。」威塞爾又批評,阿拉法根本不配拿和平獎,「他最大錯誤是以極端暴力和恐怖手段達致目的,歷史給了他多次機會改弦易轍,但他都一一拒絕,令巴人、以色列和中東都付出沉重代價」。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英國正向剛連任成功的美國總統喬治布殊施壓抓緊這個契機促進停頓了的中東和平進程。喬治布殊乍聞阿拉法「病逝」後,矢言繼續追求落實巴人建國、以巴和平共處的夢想。
美國和平研究所分析員拉森斯基認為,美國將會扮演更積極角色,促使以巴重返談判桌,但有關談判要待巴人選出新領導層才會展開。美國和歐盟都期待後阿拉法時代來臨,但以巴和談有望重開還有很多變數,包括是否能進行歐美期待已久的政治改革,以及打擊發動襲擊的武裝組織。
以色列總理沙龍的外交顧問舒瓦爾就指出,以巴和談僵局不只是阿拉法問題,還有阿拉法一直慫恿和默許恐怖襲擊的「阿拉法主義」,表明如果巴人新領導層不解除哈馬斯等組織的武裝,歐美支持的「和平路線圖」將無法落實。
美聯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