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的偉人,只要說家鄉話,大家都得傾耳聽之,故國語說得不準也不要緊。
當今的領袖已多說標準國語,到外國去演講,不會難倒翻譯。
別以為國語就是北京話,老北京一繞起舌頭來講京片子,也聽不懂。稱純正的國語為普通話,較為貼切。
當今大陸所有地區的人都會說普通話了,到甚麼地方去都通行,這是教育問題,已與有沒有語言天才無關。
普通話講得最不好的是廣東人,自古以來已有「天不怕,地不怕;最怕廣東人說官話」這一句。官話,就是普通話了。
現在你去珠江三角洲,男女老幼的普通話都說得好。他們從前不行,是因為廣東地大,說一種方言已夠,不必理會上海話和四川話,進化之中失去了這種語言的天份。
說到天份,語言方面最高的應是客家人,他們講任何一種方言都讓你聽不出是客家人,這是因為流浪民族古時到處受欺壓,不融入當地生活不能生存,所以他們擁有語言的才華,國語當然說得好。
要成為歌者,也需要與生俱來的聲線,和後來學習的完全不同,梅艷芳生前和我聊天時,發現她的聲音也高人一等。
這是像鸚鵡一樣的能力,學甚麼像甚麼,許多中國的歌星,英文一句都不懂,但唱起外國流行曲,準得不得了。
反觀當今樂壇上,所有成名的歌星的普通話都說得標準,他們有了才華,學起來很就手。就算在台灣長大,國語不成問題,但廣東話也說得標準的,也只有李玟一人而已。
打開有線的娛樂新聞台,看到一些年輕歌手講普通話,聽死人也,一開口,就知道這種人不是唱歌的料,再努力一百年,也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