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倫銀行和歐洲央行雙雙維持短期基準利率不變。英國為冷卻樓市和抑遏過度消費,自2003年11月以來經過5度加息後,目的可謂已達。樓市不但止升,更有可能持續滑落,根據最大按揭貸款機構HBOS公布數字顯示,10月份房屋價格下跌1.1%,是4年來最大單月跌幅,至於消費開支增長步伐亦見有放緩迹象,可是由於高利率和相對高滙率,導致製造業環節苦不堪言。不過以整體經濟環境而言,英國通脹率仍低於央行訂定目標,失業率下降至30年來低位,佔GDP三分二之個人消費未見大幅萎縮,可說仍處理想期者。那麼在利率見頂,但息差與美國和歐元區仍有約3厘距離之下,英鎊是否還值追捧,則見仁見智矣!
歐元區方面,央行17個月來按兵不動,皆因變數難測。歐洲經濟放緩本應可以考慮減息以刺激經濟,但由於油價持續上升,通脹居高不下,儘管強歐滙可抵銷部份衝擊,然則核心國仍多依賴出口推動經濟增長,歐元若繼續呈強,將連那些少增長也被蠶食掉;若為了壓抑通脹而加息又下不了手,正是鬼子佬所謂的dilemma,矛盾至極者也。
布殊甫獲連任,金融市場便先來個贈「㷫」──搶高股市、推低美元,是趁布殊未完成改組內閣及其經濟政策未出爐之前先撈它一把,抑或睇死總統先生已黔驢技窮,無法減低財赤之餘,更樂見美元貶值圖收窄貿赤?姑勿論如何揣測,強鎊滙和俏歐元最終會為已是舉步為艱的英歐經濟帶來打擊,炒滙者實不宜過猶不及!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