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廉政公署同一時間揭發政府轄下三個進修培訓基金及貸款計劃,懷疑被人詐騙逾七十萬元,過去三天先後在兩項行動中,拘捕共四十一人。其中懷疑一個集團招攬無業人士和家庭主婦,甚至一家數口齊做「假學生」,透過貪污及偽造文件,詐騙教育統籌局轄下「持續進修基金」及「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六十六萬元;而另一個案的兩名疑犯,則涉騙取工業貿易署轄下「中小企業培訓基金」的四萬多元資助。 記者:陳沛敏
廉署本周三展開代號「水上飄」的行動,派出百多名人員,到全港多個地方,拘捕涉詐騙教統局轄下兩個進修基金及貸款計劃的三十九人。被捕三十一男、八女,年齡介乎二十多至五十多歲,包括一名懷疑黑社會成員、兩間教育中心八名職員、二十六名持續進修基金或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的申請人,及四名為有關申請人作「彌償人」的人士。
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及持續進修基金由教統局轄下學生資助辦事處管理。前者批出低息貸款,資助申請人報讀課程全數費用,但申請人須提供一名彌償人,並附上其就業及入息證明,如申請人未能償還貸款,彌償人須負責清還。持續進修基金資助上限為一萬元,但申請人須達到規定的出席率及在有關考試及格。
廉署月前接獲資料,指有兩個教育中心的職員涉嫌收受利益,以協助一些報讀課程的人士詐騙資助。廉署A組接手調查後發現,案中被補懷疑黑社會成員涉嫌是集團主腦,招攬一批人士報讀財經等課程,包括無業人士、家庭主婦,甚至一家數口。集團主腦又涉安排多人為這些申請人擔任彌償人,並為他們提供偽造就業及入息證明,以呈交予學生資助辦事處申領資助。案中教育中心職員也涉收受利益,以協助該等申請人偽造出席紀錄及考試結果。
據了解,這批假學生上課時通常只有三、四人,不少更是「簽個名就走人」,或在課堂上睡覺,但考試時卻有二、三十人現身,有導師涉嫌「派紙仔」,讓他們「出貓」將「紙仔」的標準答案抄到試卷上。調查至今發現,涉案人士疑向政府詐騙資助款項合共約六十六萬元,申請人獲取資助後與犯罪集團攤分,本身佔八成,兩成交給集團。
另外,廉署昨展開另一項行動,拘捕一名培訓中心負責人及一名學員,懷疑兩人串謀利用虛假就業紀錄,詐騙工貿署中小企業培訓基金四萬三千元資助。該基金是資助中小企僱主及僱員報讀與業務有關的課程。
教統局及工貿署均表示,會不時檢討基金及計劃的審批程序,確保公帑運用得宜及防止被濫用。對於涉案兩間教育中心,教統局會暫時凍結處理有關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