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訪的故事

上訪的故事

古德明

中共治國,一開始有毛澤東所謂「和尚打傘,無髮無天」。現在,他們事事都說「依法」,還特別制訂《信訪條例》,說百姓受地方幹部欺凌,可以走訪上級政府申冤,各政府機構「不得推諉」云云。
去年,政協委員兼公安部特約監督夏家駿扮成上訪客,一身襤褸,到北京陶然亭附近司法部門說要申冤,得到的答覆是「快走,滾吧!」
今年,北京二十多萬上訪客訴冤無路,回鄉無計,兩度「依法」申請遊行抗議,結果是申請人被公安「依法」拘捕審查。中共慶祝建黨八十三週年那天,三、四百名上訪客走到天安門廣場靜坐抗議,結果是六輛公安囚車把他們載了去和尚打傘之鄉。這當然都是小事。
到了九月,中共要召開十六屆四中全會,公安人員於是走到陶然亭、永定門一帶上訪村,把上訪客的棚寮、申冤狀、證物、日用品等一律燒了,不得推諉。三萬六千多名上訪客被捕,送還原居地,同樣不得推諉。他們有些被餵麻藥,有些被打得渾身青紫。公安說,上司下令不論冤不冤,每抓一人獎五百元,一人不抓則罰五百元。
中國共產黨豪富潑天,多少賞金都有;然則中國大陸貧黎遍地,大小冤案都有,也是合理的吧,上訪客還求些甚麼。

宋朝初年,太祖趙匡胤命李漢超為關南巡檢使,負責防禦契丹。李漢超到任後,驕蹇不法,關南百姓終於忍無可忍,上京詣闕,訟李漢超借民錢不還、掠民女為妾。太祖召百姓入見,賜酒食慰勞,席間問道:「自漢超在關南,契丹入寇者幾?」百姓回答說:「無也。」太祖乘機說:「往時契丹入寇,邊將不能禦,河北之民,歲遭劫虜。汝於此時,能保全其貲財婦女乎?今漢超所取,孰與契丹之多?」百姓想想,李漢超的確比契丹好得多,怨氣稍消。
太祖跟着又問百姓:「汝家幾女,所嫁何人?」大家一一回答了。太祖笑笑說:「所嫁皆村夫也。若漢超者,吾之貴臣也,以愛汝女則取之,得之必不使失所。與其嫁村夫,孰若處漢超家富貴?」百姓又想想,這話不無道理,「感悅而去」。
但太祖並不只是曲護李漢超。他親切送走百姓之後,馬上遣人警告李漢超說:「汝須錢,何不告我?而取於民乎!」他賜銀幾百兩給李漢超,叫他償還百姓:「汝自還之,使其感汝也。」李漢超不勝慚惶,從此誓心報國(《歸田錄》卷一)。
宋太祖當年跟上訪百姓剖析利弊的時候,一定想不到他其實是在跟二十一世紀中國百姓講話,是在剖析新舊中國的分別。他沒有說哪個中國的統治者比較有人性,我當然更不必說。
……………………………………………………
作者專研中、英語文,文章逢星期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