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接觸屍體七人需家居觀察<br>落馬洲蒼鷺證實死於H5N1

曾接觸屍體七人需家居觀察
落馬洲蒼鷺證實死於H5N1

【本報訊】漁農自然護理署證實日前在落馬洲管制區撿獲的一隻蒼鷺屍體,帶有可傳人及致命的H5N1禽流感病毒,而這隻蒼鷺也很可能是死於H5N1。該署又承認外國也曾發現蒼鷺帶有禽流感病毒,每年冬季都會有約二千隻蒼鷺飛來港。

附近雞場雞隻仍出售
漁護署署理署長劉善鵬昨解釋,在落馬洲撿獲的蒼鷺屍體於本月一日交由該署化驗,結果證實帶有H5N1禽流感病毒,包括在這隻蒼鷺的腦纖維找到病毒,相信牠死於禽流感的機會很大。
今次發現的蒼鷺,漁護署指未能確定來自何處,該署暫無計劃封閉米埔自然保護區。劉善鵬稱,該署昨已派員到發現蒼鷺屍體地方附近的三十七個雞場巡查,未有發現雞隻感染禽流感及異常死雞情況。該署未來會加強巡查雞場及監察野鳥情況,而這些雞場的雞隻現時仍可如常推出市場出售。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顧問醫生曾浩輝表示,中心於前晚接獲發現蒼鷺屍體的報告後,已聯絡曾經接觸過該蒼鷺屍體的七名人士,包括五男二女,他們主要是實驗室員工及撿獲蒼鷺屍體的工人,年齡介乎二十七至五十六歲,但全部人都沒有發燒病徵。
曾浩輝強調,他們感染禽流感的機會不高,而防護中心已向他們處方抗流感特效藥「奧斯他偉」(Oseltamivir),並讓他們放病假休息,未來七至十天防護中心將向他們進行家居觀察,每日兩次查詢他們身體狀況。
此外,港大微生學系助理教授潘烈文認為,難以單一個案去判斷會否大規模爆發H5N1禽流感,但要繼續關注會否繼續有大量禽鳥死亡的情況;若病毒可人傳人,散播的速度會很快,而H5N1病毒導致死亡的機會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