枱椅地氈釋甲醛 常吸茶客二手煙<br>酒樓侍應易患鼻咽癌

枱椅地氈釋甲醛 常吸茶客二手煙
酒樓侍應易患鼻咽癌

【本報訊】癌症威脅全球人類的生命,其中鼻咽癌更是特別容易影響包括香港在內的華南地區人士。中文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在中式酒樓工作的侍應,患上鼻咽癌的機會較正常人高,男性高出兩倍,女性更高出逾三倍半。研究人員估計,這除了與侍應較多機會吸入二手煙外,也可能與酒樓內的家具和地氈等陳設釋放大量致癌化學物「甲醛(Formaldehyde)」有關。但一般食客由於不是長時間停留在酒樓內接觸大量甲醛,所以患上鼻咽癌的風險不會特別高。 記者:陳倩雯、譚暉

中大醫學院社區及家庭醫學系收集了從一九八六年至一九九五年間,在本港中式酒樓任侍應生的死亡資料,其間共有四百一十五名男侍應及一百四十名女侍應死亡,當中十七名男侍應及四名女侍應死於鼻咽癌。

風險較廚師高1.61倍
研究人員分析有關資料後發現,男侍應死於鼻咽癌的機會,較本港一般人口高出二點零二倍,而女性更高出三點五八倍。比較在本港中式酒樓廚房工作的廚師,男侍應死於鼻咽癌的風險也較他們高出一點六一倍。
負責是項研究的社區及家庭醫學系副教授余德新醫生估計,酒樓侍應患鼻咽癌的風險較高,原因之一或與他們有較多機會接觸不同人士,因此較多吸入二手煙及引致鼻咽癌的病毒有關。每當吸煙者點煙時,煙草即會釋放出逾四千種化學物質,當中逾四十種已被證實為致癌物質,包括焦油等。

酒樓甲醛超標準9倍
另一原因則或與中式酒樓內的甲醛含量高所致。余德新解釋稱,中式酒樓常用的陳設,包括枱椅、間板及地氈等,其製造材料如合成木等均會釋放致癌物質甲醛。環境保護署一項有關室內空氣質素的研究曾發現,中式酒樓內的甲醛含量比標準水平高出最多九倍。

國際癌症研究所最近確認,甲醛是第一類致癌物質之一,或可引致鼻咽癌,但有害水平仍然未明。換言之,在工作上接觸大量甲醛的人,如木材工匠、家具行業從業員及實驗室解剖人員,均屬患鼻咽癌的高風險族。余德新建議,酒樓要改善通風系統,以加快換氣速度,將甲醛及其他積聚在室內空氣的污染物數量減低;而且最好在大肆裝修更換陳設後,隔一段時間才開業;並要全面禁煙。

工會稱只能無奈面對
富臨飯店東主楊貫一對有關研究表示關注。他強調,現時很多中式酒樓已全用白色餐具,餐具不經漂染,相信對員工更為健康。他又稱,自己十分注意六十多名員工的健康,員工一有不適,即要求他們請假;公司又會每年安排員工驗身及注射預防流感疫苗。若港府要食肆全面禁煙,他也會予以支持。
飲食業職工總會主席顏振雄說,數年前與中大合作的研究顯示,在死於癌症的會員中,以生前曾在廚房及燒味部工作的為主。對於侍應有較大機會患上鼻咽癌,他表示只能無奈面對,因為員工既不能要求僱主改動裝修,又不可阻止客人吸煙。

中式酒樓的陳設及地氈,均會釋放大量甲醛,影響人體健康。
資料圖片

《侍應茶客反應》空氣流通咗--陸小姐(女侍應):「我做咗十幾年,酒樓環境愈改愈好,空氣流通咗,乾淨咗,我唔擔心會有鼻咽癌。」

《侍應茶客反應》完全唔擔心--胡小姐(茶客):「我完全唔擔心,去酒樓飲茶食飯最多個零鐘,如果有危險,傢俬舖重危險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