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逛超級市場或藥品連鎖店,最少人駐足停留的貨架,相信非安全套產品莫屬。這種產品雖然成年人經常使用,但不少人仍因感覺尷尬而羞於啟齒,更何況要做市場推廣。不過,杜蕾斯安全套在本港的推廣銷售隊伍竟然是全女班。原來近年女性購買安全套的比例,已升至近四成,由女性做市場推廣,可能更能迎合市場轉變。
負責杜蕾斯安全套香港區銷售的SSLHealthcare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莫慧婷表示,以往杜蕾斯產品只有金盒及白盒包裝,盒面是一男一女手拖手的照片,比較傳統,予人安全套主要用於家庭計劃的感覺,但近年該公司已將產品重新包裝,並不斷推出多款新產品,以配合市場需求。她解釋,公司曾做過不少調查,認為顧客對安全套的要求,已擴展到追求更大樂趣和提升快感。
莫慧婷指出,雖然安全套使用者是男性,但購買者未必是男士,該公司曾進行調查,發現在便利店購買者七成屬男性,三成為女性;在超市及藥品連鎖店,男女購買的比例約為六四分,反映女性購買有上升趨勢。
莫慧婷又觀察到男女購買安全套的行為習慣迥異,男性顧客多數取出產品後會趕快付款,而且傾向購買慣用的品牌,但女性顧客則會花較多時間停留在貨架前,比較不同產品及價錢。她指出,女性是一個重要市場,故會針對女性的感受來設計產品,例如早前推出刺激感較強的凸點裝及螺紋裝安全套,以及有助延長性行為時間的持久裝。莫氏說,她作為女性,明白女士的需要,這有助制訂銷售策略;未來會針對男女性可同時享受樂趣的新產品。
莫慧婷又表示,杜蕾斯會針對不同地區,採取不同推銷策略,例如法國比較開放前衞,遂加強推廣增強快感的產品,新產品也大多率先在當地推出,測試市場反應,香港則會較遲發售。
宣傳手法方面,她說,以前杜蕾斯很少在本港公開派發試用裝,「因為一般人會較怕醜,對安全套十分抗拒,但近年特別設計一些外表親切的公仔,在旺區派發試用產品。」例如推出果味裝時,會在街上同時派發水果,令消費者不覺尷尬,人們亦已開始接受。
她透露,杜蕾斯現時最大銷售額來自超市、便利店及個人護理與保健產品連鎖店,其次則為藥房,也有夜總會訂購。對於有個別藥房以較低價銷售,她指出,公司有參考零售價,故會勸喻藥房跟隨,但她指有時超市也會減價促銷,故每家零售店各有定價策略。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