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樓盤一日賣幾百伙,已經好哄動,但喺內地就愈嚟愈平常。上個禮拜六開賣嘅深圳京基‧御景華城,一日售出逾千二伙,創單日銷售紀錄,套現四億(人民幣,下同),呎價七百九十。當中有個港客,大手買入百五件。
呢個港客,喺深圳有公司,之前都有買過深圳樓,但今次就最重手,涉資五千萬,估計部份會做員工宿舍,其餘出租,相信可以攞到十厘八厘回報。
其他大手吸納嘅,唔少買十幾個到三四十個。淨係呢啲大手,夾埋都買咗成五百幾件。
個盤共六座近三千六伙,規模喺嗰區少有,單位由三百至九百呎,每伙十八萬至八十零萬,買家中,港客佔三四成。深圳市京基地產,計劃月中喺本港發售五百個預留單位。
財政司司長唐英年,已經開始就下個財政年度盤數作準備,日前喺立法會建議檢討本港稅制,酒稅係其中一環。
噚日長實執行董事趙國雄發表意見話,亞洲經濟復甦,香港可以從多方面考慮減低稅項。
佢強調,減低酒稅有助經濟復甦,本港大可以發展成為洋酒中心,分分鐘為本港經濟闖出新路向。
講起酒稅,蘭西記得,財爺有個酒牌,又出名鍾意飲紅酒,老趙咁嘅建議,睇嚟明益唐司長。一旦降低酒稅,唐司長可以大手入多啲,到時可能要諗嘅,係使唔使買過幢大屋,成間做晒酒窖。
大酒店標售尖沙嘴九龍酒店,經過首輪爭奪,現已進入第二輪決賽。據悉,只有五個財團,獲邀本月十九日前入標,龍頭發展商新地,證實入選。
城中唔少發展商,都對呢幢酒店有興趣,例如恒地、信和、華人置業同遠東發展等,都曾經出價。據悉,個別出價高達十六億,都被拒諸門外。
市場人士估計,今次底價可能高達十八億,平均每間房大約二百五十萬。
位於彌敦道同中間道交界嘅九龍酒店,屬於四星級,有七百三十六間房,四層地庫商場大約四萬呎,總樓面三十六萬呎,八六年落成,喺正地鐵及九鐵尖東新站出口,人流絕對有保證,難怪業主心雄。
新盤貨尾擺得太耐,好容易遺忘,好似信和大埔寶馬山花園及元朗雍翠豪園,真係唔講都唔記得,原來重有單位賣。為咗提醒買家,信和將呢兩個盤加埋屯門海典軒及馬鞍山海典灣,合共二十五伙,委託美記做獨家。
信和營業部總經理韓家輝話,上水金錢村項目就嚟賣,所以想先清售貨尾,重特別為呢批單位,加入特長九十天成交期付款法,買家先付一成首期,其他九十日後畀,名額八個。
四個盤嘅呎價,最平由雍翠豪園二千一起,最貴係海典灣特色單位,要六千蚊。
金管局啱啱公布最新負資產數字,由去年高峯期超過十萬宗,回落至今年第三季兩萬零宗。中原研究部即時作出呼應,公布名為正資產嘅數字。所謂正資產,係指九五年起買入嘅物業,現值比按揭負債高,就稱之為正資產。
過去幾個月,樓價與成交都向上,正資產自然愈嚟愈多,數字對反映樓市作用不大。不過,中原黃良昇話,負資產對樓市,甚至對整體經濟嘅影響力大減,日後只會統計正資產宗數。
樓市向好,梗係冇乜人會再關心負資產問題啦。
寫字樓熱賣,令唔少早輪賣唔出嘅都「鹹魚翻生」,好似中信嘉華五月暗盤標售而未成功嘅上環嘉華銀行中心,最近成為投資市場熱點之一。據悉,業主索價三億二,經紀都落力搵客,唔排除成為本月大手成交之一。
呢幢二十三層高寫字樓,樓面七萬三呎,中信嘉華打算售後租回,保證首五年每月租金一百二十五萬,呎租十七蚊,若以三億二賣出,每呎四千四,回報四厘七。
不過,有投資者認為,目前上環乙級寫字樓呎租大約十蚊頭,實際回報唔算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