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世衞警告禽流感已演變為容易人傳人的陰霾下,本港漁農自然護理署正化驗一隻在落馬洲管制區撿獲的蒼鷺屍體,初步結果懷疑帶有H5禽流感病毒,須進一步化驗是否屬致命的H5N1。在發現蒼鷺屍體兩公里範圍內的雞場,暫未有異常死雞情況。
政府發言人昨晚表示,一名九鐵落馬洲支線計劃的工人,近日在落馬洲管制區內撿獲一隻蒼鷺的屍體,交予漁護署。衞生防護中心已聯絡七名曾接觸該死鳥的人士,各人健康情況良好,但未來數天仍需接受監察。漁護署在發現蒼鷺屍體兩公里範圍內的雞場進行巡查,並無發現有異常死雞情況,雞隻也沒有感染禽流感的症狀。候鳥等水禽常帶有禽流感病毒,若候鳥接觸雞隻,或雞隻接觸帶有病毒的候鳥糞便而染病,因本港採取密集式養雞方法,病毒容易在短時間內在雞隻間傳播,市民接觸雞隻就容易染病。
越南及泰國今年不斷爆發H5N1禽流感,兩地至今合共已有三十二人死亡。對於在港發現有蒼鷺感染H5病毒,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黃世賢指出,水鳥帶有禽流感病毒並不出奇,應先化驗蒼鷺是否因H5病毒攻擊致死。
黃世賢表示,現階段應確保雞場的生物保安措施足夠,以免有候鳥飛進雞場,同時要監察有沒有異常死鳥及死雞情況。他表示,冬季是禽流感爆發高峯期,應注意雞隻入口的抽驗及街市預防工作。
大埔環保會保育顧問詹肇泰稱,本港過去也曾發現蒼鷺帶有禽流感H5病毒,蒼鷺屬冬候鳥,每年這段時間會由中國大陸飛來港過冬。每年約有十二、三萬包括蒼鷺在內的候鳥來港,在米埔、后海灣、尖鼻嘴及落馬洲等濕地過冬,但候鳥很少與市民近距離接觸,對市民的直接威脅不大。米埔自然保護區經理楊路年表示,米埔候鳥未有出現異常死亡情況,市民仍可觀鳥,但需注意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