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病媒介疾病科學委員會認為,最近一宗流浮山五歲男童的日本腦炎個案屬偶發性,大規模爆發風險不高,但仍建議市民到日本腦炎疫區,包括南中國地區逾一個月者,應預先注射預防疫苗,並由以往注射兩針增至三針,令免疫保護力增至九成半。
就本港今年出現四宗本地日本腦炎個案,該委員會研究有關爆發風險及疫苗預防等問題,副主席黎錫滔接受訪問時稱,雖然今年已有四宗個案,較去年一宗為多,但並非等於本港有大規爆發風險,但卻要保持滅蚊工作,尤其是居於豬場附近的市民。
該委員會認為,現時市民毋須全面注射預防日本腦炎疫苗,但前往疫區,如南中國地區、泰國北部、菲律賓、印尼,以至巴基斯坦等地逾一個月,又經常逗留在郊區,應注射預防疫苗。
本港以往注射日本腦炎疫苗是兩針,但該委員會參考文獻後建議,注射三針的保護力可由八成增至九成半。三針的注射時間安排為首次注射後的七天及三十天,注射餘下兩支加強針,或在十四天內注射三針。
部份人士包括發燒者、對明膠過敏等人士不宜注射。衞生署昨已把有關疫苗建議發信通知全港醫生。提供疫苗的衞生署今年至今為約二十名市民注射,每針一百八十五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