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代價一年390億

民主代價一年390億

美國大選順利舉行,美聯社替今年民主大選埋單計數,粗略計算至少花了五十億美元(約三百九十億港元)。三百九十億港元,足以在耶魯大學栽培三萬名大學生。如果所有費用由全球首富、微軟創辦人蓋茨獨力支付,蓋茨的身家只能撐得住八次大選經費。

三百九十億港元中,最大筆費用三百一十二億港元,是民主、共和兩黨候選人、兩黨委員會和利益團體,投入今次總統和國會選舉的競選經費;餘下七十八億港元,是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所負擔的費用。若將點票、選舉職員和僱用律師的費用也計算在內,今年的民主不止三百九十億港元。

廣告公司成最大得益者
這筆天文數字費用,究竟花在甚麼地方?在三百一十二億港元競選經費中,單是投放在總統和國會候選人身上就達到一百四十億四千萬港元,當中三分一是花在喬治布殊和克里的總統競選活動。大部份競選費花在賣廣告,廣告公司成了最大得益者,小部份落入小企業口袋,如初選中有份角逐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迪安,就花了近五萬五千港元送「多謝朱古力」給主要捐款人士。
民主、共和兩黨以及選舉委員會,為候選人在提名大會燒錢,花了逾十二億六千萬港元,當中近二億三千萬港元是納稅人金錢。
兩黨在今次大選中至少花了七十四億六千萬港元,假如喬治布殊和克里所獲的票數非常接近,需要重新點票,兩黨將要為兩人額外多花六億零八百萬港元。

夠栽培3萬耶魯大學生
今次大選有大部份競選資金是來自兩黨以外的團體,尤其是那些可接受沒上限捐款的「527團體」,估計花在支持兩黨候選人的競選活動金額至少有三十四億港元。
美國勞工聯合會——產業工會聯合會和旗下兩大工會,至少花十一億七千萬港元動員會員投票。
納稅人資助今次大選的資金也數以億計美元,全國州務卿協會估計,每個州平均為今次大選負擔約二億六千萬港元,當中以加州負擔最重,最少要五億一千五百萬港元,懷俄明州負擔最少,約三百九十萬港元。如果所有費用由全球首富蓋茨獨力支付,蓋茨的身家可以撐得住八次大選經費,而這筆費用足以在耶魯大學栽培三萬名大學生。
總審計局指出,由於參與大選的機構涉及地方和聯邦層面,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準確計算每個部門的開支,司法部已派出一千名選舉觀察員和票站監察員計算有關費用。
獨立財政監察機構「政治反應中心」指出,兩黨和利益團體今年的競選開支,比上屆多出七十八億港元。
美聯社

總統喬治布殊一雙孖女芭芭拉(左)與珍納(右),周一來到艾奧瓦州得梅因,參加父親的競選集會。
美聯社

前總統老布殊為兒子競逐連任總統,也努力拉票,據說他今年出席了二十次競選活動,籌了幾百萬美元。周一他就在游離州威斯康辛州集會演說。
美聯社

第一夫人勞拉周一在德州競選集會上替丈夫抹掉臉上唇印。她說「有點懷舊,因為這是喬治最後一次競選的最後一個拉票日」。
美聯社

加州州長阿諾舒華辛力加周一在聖迭戈的共和黨集會上,派發加州投票提案,以一副「四萬」笑容,提醒選民記得周二行使公民權利。
美聯社

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愛德華茲周一在佛羅里達州拉票,豎起大拇指。他上周五已在家鄉北卡羅來納州提早投票,投票日他會繼續留守在佛州。
美聯社

佛州棕櫚灘縣這名古巴移民羅德里格斯支持喬治布殊,車上貼有喬治布殊標語。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