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選舉最引人入勝的地方就是結果難料。即使是最老練的政治人物、即使是最有經驗的選舉分析家也不可能摸透千千萬萬選民的心意、也經常錯估形勢。一九四八年美國總統大選,共和黨的候選人杜威一直佔上風,爭取連任的杜魯門總統則一致被看淡,有報章甚至未待點票完結就宣布杜威當選總統,結果便鬧出美國選舉史上最大的笑話。公元二千年的總統大選戰情激烈,勢均力敵,最終多個傳媒的票站調查均出錯,民主黨候選人戈爾更因此而一場歡喜一場空。
今屆美國總統大選的戰情只有比上屆更激烈、更勢均力敵,勝負結果只有更難預料。正因如此,美國各大傳媒都學乖了,不再爭先播出票站調查的結果,改為待形勢明朗才公布,希望避免重犯四年前的錯誤。既然連美國的專家也不能斷言今次大選誰佔上風,我們當然更無法預料選舉的勝負了。但我們認為不管克里或是喬治布殊勝出,他都有必要重建反恐戰爭的動力、都有必要重建反恐國際聯盟、都有必要重建美國在國際社會的公信力。
事實上不管是克里或喬治布殊成為白宮新主人都必須面對一個現實,那就是阿蓋德組織及拉登的威脅不但沒有減少、不但沒有受到控制,反而有不斷壯大的迹象。就在選舉前幾天,拉登透過電視錄影威脅要對美國再次發動大規模襲擊、要令美國血流成河,這樣的威脅、這樣的襲擊會不會出現、甚麼時候出現都將在未來四年不斷困擾白宮的主人。更可怕的是,當阿蓋德組織有關的力量正在伊拉克四出活動,既破壞伊拉克的秩序及安全,更乘機吸納新的成員對抗美國及她的盟國。也就是說,伊拉克已成了阿蓋德及其他恐怖組織活動及擴展的基地,下一任美國總統若果不能盡快收拾伊拉克的殘局,將令恐怖主義的威脅進一步加劇。
此外,美國對伊拉克的軍事行動已破壞了美國與部份盟國的關係,再加上在伊拉克找不到大殺傷力武器及虐待戰俘等失誤,美國的國際形象、美國跟很多國家的關係都處於低谷。要知道反恐戰爭、反恐行動要成功,美國必須得到國際社會的衷誠合作,此所以下任美國總統必須致力重建與傳統盟國的關係、必須致力重建本身的國際聲望及公信力、必須致力重建全球反恐聯盟;否則美國在反恐戰爭中將會更左支右絀,令美國以至全世界面對更大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