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創富:<br>善用保本票據穩健中求突破

衍生創富:
善用保本票據穩健中求突破

近日港股受制於油價高企及外圍不明朗因素,現正處於整固階段,但只要看好股市未來表現,仍可考慮趁低入市。
對於投資新手來說,保本票據是風險較低的投資工具,就讓筆者以近日在市場發售的「豐點票據」作為例子,解釋投資者如何可以在「保本為上,再穩中求勝」的大前提下參與投資活動。

先行了解產品結構
「豐點」票據是一種保本票據,具備100%本金保證的特性。除了提供首年5%保證回報外,在其4.9年的投資期內,票據持有人有機會爭取與股份表現掛鈎的50%總潛在額外回報。這票據與17隻主要恒生指數股份及14隻主要恒生中國企業指數股份掛鈎。
目前在市面上銷售的結構性票據,條款經常涉及一些特定事件,直接影響票據潛在回報的高低及決定可否提早贖回,較為普遍的有「取消事件」及「定界事件」,投資者必須了解其運作。

2大因素決定回報
以「豐點票據」為例,在投資期內任何1個交易日,只要一籃子股份內所有股份的收市價高於定價日最初價格的75%以上,持有人便可收取每年10厘的額外息票,否則,「定界事件」便會出現──每隻下跌股份將令10%額外息票縮減1/5。換言之,潛在回報的高低,取決於定界事件出現的次數。
另外,在任何估值日(首個估值日將於12月開始)中,只要5隻表現最差股份的平均收市價等於或高於定價日價格的90%,「取消事件」便會發生,票據隨即提早到期,投資者可收取100%本金及相關息票。
投資者須留意,除於首年年底派發5%票息保證外,票據的額外回報,將取決於以下2大機制及相關事件,包括:潛在額外息票(與定界事件有密切關係)及自動提早贖回(與取消事件有關),而兩者均獨立運作。

宜先評估極端情況
投資者在投資前,應嘗試找出投資項目的最高回報及最大風險,那麼,「豐點票據」的最佳和最壞情況會是怎樣的?
最佳情況1:12個月後收回100%本金及15%回報
倘若在首個估值日(12個月後),5隻表現最差股份的平均收市價等於或高於定價日價格之90%,加上在同期內未有發生任何定界事件,票據持有人將可在首年底收回100%本金,並得到5%保證回報及10%額外回報。
最佳情況2:到期日收回100%本金及50%總潛在回報
倘若在所有估值日均沒有發生取消事件,同時所有股份在整個投資期內皆能維持在定界水平以上,票據持有人將在到期日收到100%本金,並得到5%保證回報及50%總潛在回報。
最壞情況:到期日收回100%本金及5%保證回報
此票據最差的情況,就是在首年內已發生5次定界事件,同時在所有估值日都沒有發生取消事件,票據將不能被提早贖回,票據持有人最終只可於到期日收到100%本金,並在首年底收到5%保證回報。
始終,保本與非保本票據的風險回報及投資特性差距頗大,不能直接比較。鑑於「豐點」票據具100%保本特性和獨特的潛在回報機制,因此較適合看好港股表現、並期望可在穩健中尋求突破的投資者。
雷裕武
麥格理證券衍生工具部聯席董事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