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外滙基金今年首3季累計盈餘增至143億元,投資收入也增至237億元,其中債券提供回報較多。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表示,美元轉強、股市表現參差和利率向上,將影響投資表現。市場人士認為,市況困難,外滙基金投資表現已達中線以上。
任志剛昨日出席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會議時,報告最新外滙基金表現。今年首9個月外滙基金投資收入達237億元,較今年中的96億元大幅增加147%,其中債券和其他投資提供總回報為179億元,香港股票和其他股票則分別提供收益51億和10億元,外滙收益則虧損3億元。首3季的投資收入,較去年同期減少58%。同期外滙基金累計盈餘143億元,較6月底增加92億元,但不及去年一半。
任總解釋,由於美元相對去年底轉強,因此外滙收益出現些微虧損,加上股票表現欠理想,令投資收入不太多。由於投資環境不明朗,他預期年內餘下時間將充滿挑戰。
他說:「今年搵錢真係唔容易,美元相對日圓同埋歐元都轉強,令外滙回報較差,同時股票市場表現參差,上上落落,唔及2003年一面向上,為投資收益帶嚟困難,而且利率趨升,美國聯邦基金期貨預期利率上升,令到債券價格下調,亦都影響投資表現。」
他在會後回答記者提問時指出,雖然首9個月財政儲備分帳,仍然遠低於庫務署04年度的財政儲備分帳目標,但當局無意改變長期投資策略,但基準投資組合維持不變,至於短期投資策略則視乎市場走勢、息率及滙率變化而決定,鑑於資料敏感,不宜詳述。
星展銀行董事總經理馮孝忠表示,外滙基金表現已屬中線以上,但要達到財政預算案的目標則比較困難。他指出,今年市場環境不容易,尤其以第2季環境最難,第3季雖然情況好轉,料第4季由於數據不如預期,故整體表現將不及第3季。不過,由於歐元近期回升,相信外滙方面的投資,有可能收復失地,全年錄得收益。
立法會議員詹培忠昨日財委會上提問,政府會否考慮將貨幣掛鈎多元化,以歐元和人民幣取替弱勢的美元。任志剛回應稱:「會在滙率制度環節,作許多深入研究,現時研究結論,是保持現行滙率制度最適合香港。」
他又說:「雖然人民幣愈來愈重要,但人民幣仍與美元掛鈎,而香港最大貿易夥伴內地與其他貿易夥伴包括美國及其他經濟體系,都以美元為單位,故需要保持現時的聯滙制度。即使日後人民幣滙率增加彈性,相信仍不會有很大的波動,也未必會影響香港美元掛鈎的決心。」
他表示,是否捨美元而與人民幣保持一個穩定關係,是常見問題,相信時間有助事情看得更清楚。他認為貨幣穩定非常重要,不要輕易改變,而且人民幣未自由兌換之前,這些動作會有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