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搞掂了!」走出票站,一名選民鬆一口氣說。要投這票真的不容易,每人平均要排隊達三個小時,票站外的人龍無時無刻都繞着一大個蛇餅,少說也有二、三百人。但人們沒有投訴,沒有鼓譟,只是靜靜地等,等待行使自己的公民權利,不想上次兩名總統候選人僅差數百票的戰果再次出現。
正修讀社會學碩士課程的Rieger上次沒有來投票,結果開票後發現票數非常接近,還引起連串點票爭議,她後悔莫及。「那時不很關心政治,覺得投不投票都一樣。原來每小小一票都可以有很關鍵的作用,原來有很多事情都是控制在政府手上,選出自己相信的領袖很重要。」
周日早上邁阿密南灘最後一天提早投票,票站下午一時才開,但早在上午十時半已開始有首批選民來到排隊。這麼早來當然不是貪玩,而是他們知道愈晚愈多人,希望早點來可避過人潮。
到票站即將開門,四處氣氛亦熱鬧起來。總統喬治布殊和民主黨候選人克里的助選團分別來到,在票站外的拉票區拉起標語,盡最後努力拉票,向前往票站的選民派發各式宣傳單張,連計其他地方選舉候選人的助選團,也有數十人。
除了向途人拉票,有助選團還走到馬路旁向路過的汽車喊口號。很多司機都熱烈回應,從車上探頭揮手,或高叫「克里、克里」,布殊支持者則大喊「再多四年」。助選團對選民很斯文,不會纏着他們,但相互之間經常擦出火花。一名克里女助選員忍不住對一名支持喬治布殊的退伍軍人組織代表狂罵,差點大打出手。
正讀大專的助選團Bejarano說,今次投票對人們真的很重要,他一名老師特別取消了周二全部課堂,讓學生有時間前往投票。室內設計師Tapias沒有這麼走運,她不知道投票人多,本來以為約半小時可以完成,所以沒有預足夠時間前來,因為趕時間,惟有白走一趟,但她周二要上班,已無法再來投票。
其實投票過程簡單,直接從電腦屏幕選擇,約五至十五分鐘就可以完成。要用外語投票的拉美移民也讚今次投票程序很簡單。Dario說:「我用西班牙語,但同樣方便,不用五分鐘便行了。上次還是用紙用筆,比較麻煩。」到下午四、五時人龍依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