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梁洵瑜報道】一項涉及八百多名乙型肝炎患者的全球研究證實,一種干擾素「派羅欣」(Pegasys,圖右)具顯著療效,高達三分之一接受臨床實驗的患者能清除體內乙肝病毒,較標準口服治療藥物「拉米夫定」的療效高出六成,並只需一次過接受為期四十八周療程,毋須永久服藥。
負責是項全球十五個地區研究的首席研究主管、瑪麗醫院腸胃及肝臟科副教授廖家傑,正出席在美國舉行的肝病研協會周年會議。他接受電話訪問時稱,該新藥為乙肝治療取得極大突破,打破以往要長期服藥、呈現耐藥反應等問題。
該研究共有八百一十四名包括香港、中國、新加坡、台灣及加拿大等地乙肝患者參與,結果發現在四十八周內每周接受一次干擾素派羅欣治療的患者,有三分之一療效顯著,不會轉化為肝炎,並可清除體內的乙肝病毒,顯示病毒在體內複製的蛋白質E抗原在血液中消失,並呈現抗體。
廖家傑說,現時標準口服治療藥物拉米夫定,只有一成九的患者具有療效,新藥的效果較拉米夫定高出六成。新藥屬一次過療程,患者在四十八周內每周注射一次;但拉米夫定則要長期服用,近年更出現耐藥問題。
他強調,由於新藥可清除乙肝患者體內的病毒,故建議帶有乙肝病毒者及早接受治療,可減少日後出現肝硬化及肝癌機會。
但由於新藥是干擾素,注射後會刺激免疫系統,約六成人會出現輕微副作用,如頭痛、發燒、疲倦等,或需服用止痛藥,低於百分之一的人士出現嚴重副作用,如影響免疫系統,故必須在醫生監察下接受治療。
藥物製造商已向美國食物及藥物管理局申請註冊,料在明年後期可引入本港,每個療程約需四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