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滙基金今年首3季的投資收益中,港府財政儲備分帳只有60億元,較財政司司長唐英年今年初預期全年123億元相差一半。唐英年昨日表示,政府來自地價收入及投資收益相當不穩定,例如去年投資收益259億元,但今年由於外圍環境相當惡劣,相信原先估計的123億元投資收入未必可以達到。至於賣地收入,今年收入比預期的240億元多,但未必可達97年水平。
唐英年指出,政府財政儲備於過去6年減少了40%,截至今年3月底的財政儲備為2753億元,根據現時預測,至09年3月底將降至1673億元,只相等於8個月的政府開支。
對於首3季財政儲備分帳僅60億元,金管局總裁任志剛回應稱,制訂財政預算案時,庫務署主要參照長期平均數字作預算,準確性不高,因此不應以財政預算作為外滙基金投資表現的比較基準,更不能反映外滙基金投資表現的好與壞。任總重提之前的意見,用過去3年平均數入帳,以保持財政收入穩定,若財政儲備全年分帳60億元,連同過去兩年共獲分帳413億元計算,3年平均數為158億元,仍超過庫房預算。
他表示,財政儲備被提取,從金管局角度是重要因素。財赤持續,政府繼續在外滙基金提取財政儲備去填補財赤,可能影響外滙基金保持貨幣穩定的實力。
今年第一、二季,提取情況並非太突出,與往年相若。政府一般在第3季提取較多財政儲備,但今年第3季最新數字,庫房從外滙基金提取57億元,較去年第三季的456億元為少,因為第三季政府從發債和五隧一橋獲得收入。他覺得財赤與港府提取財政儲備,對金融穩定可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