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短線投機博美元反彈

英之見:短線投機博美元反彈

大選在即,港股表現相當牛皮,策略上理應按兵不動,重大變數在前,以目前的水位,潛在回報不算十分吸引。如果有心入市,可以考慮盈大地產(432),終於解決了流通量的問題,希望業績公布之後,逐步改善投資者的關係,能夠令股價升回較高的估值。不過筆者已失望多時,折讓好像亦不易消失,並不是信心大的選擇,加上大勢未明,除非有高強耐性,或者極之好戰,否則等待其他機會較為適宜。
勉強出擊,另一選擇是博美元反彈,兌日圓歐元英鎊等,100點子的止蝕位已綽綽有餘,回報應該不止這個水平。當然這是純粹短線一試,帶極大賭博性的提供,亦沒有甚麼證據支持,只是依據技術分析,和博重要事件前資金流向出現逆轉而已。
大學生理財不善,成為上周六《蘋果》的頭條,如果根據相關的報道,亂用信用卡和胡亂投資,應該是頭兩項罪狀。理財不善固然不好,但輔導機構的理財錦囊第一條,便是不要炒股票,未免有斬腳趾避沙蟲之嫌。
筆者是業界中人,立場是有偏頗,可是倚賴工資以至社會保障,觀念上應已過時。根本沒有金飯碗,就算香港經濟好轉,全球一體化令企業之間競爭加劇,打工仔環境只會愈益艱辛,至於社會保障,看看政府的財政,便知道要自力更生,不宜存有希望。

應趁年輕學投資
要學習投資,不過大可以等待大學生成熟了再談投資。表面上合情合理,可是學習投資,根本沒有一步到位的可能,投資技巧是要磨練出來,永遠不可能有充足準備才落場,筆者年輕時也曾經一塌胡塗,現在回看,並沒有甚麼大不了,反而珍惜當時的經驗。
筆者認為更大的問題,是太多年輕人不敢投資,學不得其法,慘敗而回反而是次要。好像離經叛道,鼓勵年輕人不務正業,但投資不代表投機,而且對比以往,工作上的安全性大大降低,年輕時不學投資,是十分危險的一回事。至於不少大學生投機失利財政陷入困難,年輕人犯錯是理所當然,斬腳趾避沙蟲不是解決方法,倒不如傳授他們正確態度,而我們亦不需要對他們呵護備至,始終成年人要對自己負責。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