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台灣《中時電子報》報道,有精神病醫生指出,受到「季節型的情感精神疾病」影響,在秋天總會有比較多的人會了結自己的生命,而這情況並非今年才開始;不過,周遭的親友只要能早察覺、給予協助、引導就醫,通常能夠減少不幸事件的發生。
台安醫院精神科醫生許正典指出,根據醫學界的研究,最近幾年只要到了秋天,由於季節變化影響情緒,所以會有所謂的「季節型的情感精神疾病」,只要有這樣特質的人,就容易因此情緒低落、感到焦慮,會有與平常不一樣的反應。
許正典稱,要協助自殺的人,首先要判斷當事人是否有下列的特徵,包括自殺者在自殺前會開始託付心愛的東西;其次是情緒起伏大,突然變得沉默或易怒;最後是愈來愈悲觀,認為自己無助、無望、無用及無價值,也看不到未來。
有人認為媒體或網路也是自殺風潮的幫兇,許正典說,媒體報道與自殺之間可能有一些關係,但自殺者看了相關報道是否真的付諸行動,最後還是看個人在當下的精神壓力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