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教育統籌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昨日表示,計劃設立三億元的職業導向課程基金供學校申請,以配合「三三四」新學制,基金可用作聘請導師到校內任教或培訓學校老師,校方也可轉介學生到職業訓練局上課。有教育界人士支持有關建議,認為有助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但家長代表質疑基金的成立會削弱其他學科的資源。
學友社學生輔導中心崔日雄歡迎教統局的建議,認為可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好過去職業訓練局,響學校入面可以正常化,唔會有標籤效應。」家長聯盟主席陳小珠則擔心,學生對於職業導向課程的取向未明,「都唔知第日學生會唔會揀呢啲課程,希望唔好影響到其他科目嘅資源分配。」
教統局建議推行課程改革,未來高中生除必修中、英、數及通識科外,可以選修職業導向課程,例如美容、設計及旅遊等;該局過去兩年推出職業導向試驗計劃,共有百多間學校參加,學生需要自費到職訓局等機構選修課程,學費由二千八百元至一萬元不等,今年報讀人數逾千,改制實施後,學生可以免費修讀該類課程。
局方已向學校發出問卷,了解各校欲選擇的推行模式,並透過地區辦事處協調學校提供的科目,預計○九年開始推行。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中學校長黎樹濠認為,教統局需要提供足夠配套,包括開放區內校舍,讓區內學生集中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