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漢諾親王 - 陶傑

施漢諾親王 - 陶傑

柬埔寨國王施漢諾終於遜位,由跟他長得一模一樣的王子繼承大寶。施漢諾雖然行年八十,仍是那麼奇蹟的一張BabyFace,滿面童真胖嘟嘟的笑容,雖然貴為國王,笑臉帶着三分低聲下氣的諂媚,施漢諾是一個富貴版的曾志偉,而志偉是一個油尖旺版的施漢諾。
施漢諾慈眉善貌的貴氣,來自年少時法國殖民地管治時的文化薰陶。他是亞洲最後一個「戀法者」——也就是所謂Francophile——浸淫在波特萊爾的詩行和普魯斯特的小說意識流裏,雖然是亞洲人,施漢諾的血液的上游,是巴黎的塞納河水,雖然後來赤柬的波爾布特,前生只是法國大革命的一座血淋淋的斷頭台。

一張圓圓的笑臉卻長年披閱着湄南河雨季的一籠白茫茫的陰柔,施漢諾是一條缺乏明顯性徵、被閹割了的肥龍,而總理洪森卻更像骨精強。施漢諾得分之處全在於有一位優雅的妻子。七十年代,施漢諾成為中國收養的一名孤兒,跟在毛澤東和周恩來的屁股後面,像中國農村年畫裏那個抱着一條大鯉魚而「年年有餘」的娃娃,臉上綻放着亡國淒酸的一朵苦澀的笑容,全憑那位舉止如瑪歌芳婷的皇后,跟中國不男不女的江青並肩一站,令人讚嘆:原來亞洲女人有如此不可方物的魅力芳華。
柬埔寨人的苦難,七成要由施漢諾負責。他對柬共的姑息,美國發覺不對勁,支持將軍龍諾政變把他推翻。從此他以兒皇帝的身份一頭栽倒在中國的懷抱,縱容波布的赤柬把他統治的國家化為一座赤色煉獄。
如果不是洪森當了柬埔寨的民族英雄吳三桂,勇敢地打開城門,讓越南軍隊進來解放了金邊,從此改寫了印支的歷史,施漢諾的一家都會死光在赤柬的手裏。但這個國王軟弱而糊塗,他對把柬埔寨送進地獄的敵人合十膜拜,又時時吵着要退位,像一個吵着要玩具的三歲小孩。

施漢諾的智商太低,不是他本人的錯,也許是祖先的遺傳。當年法國人進入柬埔寨,就是把一輛三輪車和許多上發條的玩具送進王宮,令他的曾祖父沉迷玩溺,把江山讓送給法蘭西。聰明的君主怎會把王宮變為一座玩腳踏車的兒童遊樂場?雖然在大歷史的角度,幸好柬埔寨成為法國的殖民地,吳哥窟才會由法國人發掘、賞識、研究,成為世界遺產,而不像特區時代胡濫開發的大嶼山。施漢諾的可愛,在於前半生一層深厚的法國文明修養;施漢諾的討厭,在於後半生與赤柬共舞而沾上的一身屠場的血腥加野豬的體味。誰叫他後來淪為一位所謂的民族主義者?伏爾泰、吳哥窟和佛經,本來構成一個現代柬埔寨的三原色,但施漢諾卻投靠了中國的毛澤東,今天贏得滿埋地雷的赤地千里,數以十萬計斷肢缺臂的丏童。山明水秀的一個小國,卿本佳人,為甚麼吸上了白粉?今天要戒也太遲。施漢諾八十歲了,他這把年紀還目綻眉開的臉,到底是在哭還是在笑,也叫人懶得看個分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