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忽然加息,立竿見影的效果,是震走一批商品期貨的投機好倉,以及國企原材料股份應聲倒地。雖然加息幾可肯定陸續有來,可是能夠有助減低重複投資,穩住商品價格,長遠而言是一件好事,而且減少對行政手段的倚賴,亦是正確的發展。
今次事件正好展示運氣的重要性,如果早兩天公布,當時筆者博得興高采烈,便要慘敗一役。明白運氣的重要,便容易放輕短線的得失,不要太執着,是提升功力十分關鍵的一點。
原本美元積弱,對原材料價格有支持作用,但筆者認為現時入市再博原材料股吸引力一般而已。有關股份動力已失,不易於短期創新高,上升空間便不夠,更重要的是,傳出中資電訊股管理層大執位的消息。本是同根生,但幾間公司已上市,性質已不同,是需要向投資者交代。在同一市場競爭,管理層如此交叉走位,掌握敵我的關鍵數據,無論如何都令外人感覺不舒服,受最大影響的,一定是早處弱勢的聯通(762)。
舉一反三,負面效果應不限於電訊股,這次事件展示中資股的公司管治風險,何況國企股本已弱勢,變數在前,加大了等待的決心。如果有興趣入市,沿用最近提倡的方法,以業績公布後的市場評價及股價表現來排序,中鋁(2600)已被提升成為首選,不過向下風險仍大,分注吸納以外,沽出價外認沽期權,可能是較佳的出擊策略。
以外圍的市況發展,現在短線的應戰方法最好還是等。美股債俱強,反映在大選前,有資金調動部署,油價急跌後有不俗的反彈,但最正路的發展,應該是進入上落市,唯一明顯的趨勢,是美元繼續疲弱。個人認為股票後市是看高一線,不過大選始終是一個心理變數,股市已處於近期的相對高位,是有等待的空間,就算美元下跌已成勢,這幾天內急劇反攻的機會也頗高。
筆者選擇等待,是對短期走勢沒有信心,更正確的是,潛在回報對比風險不吸引。其實近期取向短線,未必適合大部份讀者,但本身選股範圍愈來愈窄,市況波幅又大,把握時機的技巧日益重要,因此以此作為一段日子的主題。
黃國英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