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出擊覓租客 添商舖價值<br>恆隆地產力爭租金收入

主動出擊覓租客 添商舖價值
恆隆地產力爭租金收入

【本報訊】恒隆地產(101)由於缺乏新增土地儲備,證券界已把該公司視為收租股,恒隆管理層亦認同有關看法,恒隆執行董事吳士元接受本報訪問時,特別以集團租務為主題,但恒隆暫無意增加本港零售物業面積。

吳士元指出,由於看好後市,故沙士期間拒絕商戶減租要求,只將租約期由3年縮減至半年或1年,令今年有40%新續租約,隨着自由行帶動零售業,銅鑼灣區新續租約租金升幅由15%至60%,其中恒隆中心租金平均升35%。除因自由行帶動,本地消費復甦亦是主要因素。

未來3年料平均升26%
根據恒隆近日向歐美機構投資者進行推介時的資料,由摩根士丹利、物業顧問行高力國際及恒隆內部的預測,銅鑼灣、旺角、金鐘及山頂等主要零售商舖,未來3年市場租金平均升幅約21%,恒隆的零售商舖平均升幅則達26%。04年度恒隆來自租金的收益較03年度升8%。
資料又顯示,今年第2季恒隆旗下各區零售地舖租金,較市場租金高5%至10%(見表),截至今年6月出租率較去年同期升1至4個百分點。現時恒隆在香港及上海共擁有830萬平方呎收租物業,其中零售商舖佔約48%,達400萬平方呎,04年度提供約13.11億元租賃收益,佔租賃收益約60%。
截至今年6月底止全年營業額,恒隆來自售樓及租賃收入分別為23.41億及21.93億元,稅前盈利分別為13億元及16億元,租金收入成為集團最大的盈利來源。
恒隆旗下零售租舖的租金收益較市場高,吳士元解釋,原因是他主動找合適租戶為商場增值,最近旗下恒隆中心,便趁莎莎國際(178)租下約1萬平方呎面積,作全港最大旗艦店,順勢把該幢物業變身為自由行概念商場。

恒隆中心引入自由行概念
吳士元表示,恒隆中心租戶除原有的電子產品連鎖店百老匯,再引入莎莎,以及運動用品連鎖店GigaSports作新租客,他們均是自由行旅客購物熱點。
不過,放寬自由行至今已逾1年,現時才將商場包裝為自由行概念,似乎已近「水尾」。吳士元回應,恒隆在旺角的商舖早已有自由行色彩,而銅鑼灣商舖面積約40萬平方呎,現只有恒隆中心約9萬平方呎樓面改作自由行概念,其他商舖仍以照顧本地消費市場為主。他指出,業主只跟隨潮流改變是不歸路,若政策或市場有變,將影響租金收入。

雅蘭成功轉型 回報7%
另外,旺角雅蘭中心在02年底落實由酒店改建為商廈,現時零售商舖出租率達100%,寫字樓部份約80%,整體租金回報約7.1%。不過,吳氏稱,以商場計算,仍以佔地最大的淘大商場,為恒隆旗下租金收入最高的商場。

恆隆中心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