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分段買藍籌股

專家建議分段買藍籌股

理財顧問公司尚乘財富策劃董事兼行政總裁曾慶璘表示,現時處於加息周期,無論定存利率如何,也應盡量將現金以短期存款方式存放,存款期不應超過三個月,更不要貿然將資金投資於五至十年的長期債券或定息產品,以免日後加息可能出現損失。
若投資者有剩餘現金,可按自己喜好和財政環境,分階段買入藍籌股,或以分期供款方式,購買世界性的天然資源或其他類型基金。曾慶璘表示,長期存款利率較短期存款低的情況,在減息周期開始時常有發生,因為利息曲線較平,但在加息周期則較少見。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助理教授麥萃才認為,將資金存放於銀行的投資者一般較保守,故扣除應付六個月的日常開支後,若有資金可供投資,除可存高息外幣外,還可考慮購買一些利息較高的存款證,或質素較好、如政府或按揭公司等發行的短期債券。雖然回報未必及得上股票或一些衍生工具,但從現金管理角度看也沒有大問題。年期短的債券,一般仍有二至三厘息,若購買三至五年期的債券,利率更接近四厘。但他再三提醒投資者,不要持有長期債券。

進軍樓市要承受波動
亨達投資顧問投資研究部聯席董事黃敏碩則指出,現時正處於加息周期,故不應把太多資金「鎖定」在固定利率的項目,如長期的定期存款;而且目前許多短期項目已處於負利率,因此建議投資者可將剩餘資金投資於回報較高的產品。事實上,近期投資者已投資結構性票據或股票掛鈎投資產品。
中原地產執行董事陳永傑表示,通脹重臨,加上利息偏低,入市買樓屬明智之舉,他直言自己已率先入市。他預期,未來一至兩年樓市反覆向上,若有兩至三成首期,買樓收租已足以支付每月供款。他提醒有意將資金轉投樓市的買家,要有心理準備承受樓市波動的衝擊,故有較充裕首期才好入市。至於首期少於三成的買家,則建議採用如發展商二按,宜購入單位自住。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