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及早籌謀子女教育費

理財智慧:及早籌謀子女教育費

如果打算把子女留在香港接受教育,只要不把他們送進國際學校的話,由小學至中學的學費一般都尚可接受。但是假若把子女送往外國大學進修,所付出的學費及住宿費就會很昂貴。初步計算,整個課程約需100萬港元。
一名子女需要100萬,兩名便要200萬,所以子女愈多,又希望他們接受較優質的教育的話,便要有所計劃。
在財務策劃的範疇之中,子女的教育計劃亦是其中一個重要元素。而愈早開始定時定額儲蓄及投資,每月的供款便會較輕。有關供款模擬結果見附表。

愈早起步愈着數
假設子女18歲才讀大學1年班,那麼早儲錢與遲儲錢的結果,可以很大分別。如果在子女出生之時立刻儲錢,要子女18歲成人之時有100萬現金去讀大學,那麼每月便要2863.67元。這個計算是假設每年投資回報有5%。例如購買美國長年期的國債,其回報便接近這水平。
如果供款遲起步,當子女將近完成幼稚園課程(5歲)之時才開始,每月供款便要跳升至4563.93元。如果在完成初中(15歲)才供款,每月所付的金額更高達25804.23。
要每月降低供款額,可以提早供款,又或者爭取更高回報。假若投資回報每年有10%增長的話,由0歲開始供款,其供款額較5%回報的少了近半。
所以為子女準備教育基金之時,愈早供款愈好;愈高回報,每月供款負擔便愈輕。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