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興建水電站影響而將被淹浸的漢源縣,雖然地處山區,但不是坡地,五萬畝耕地絕大多數處於大渡河和流沙河交滙處的沖積平原上,土地肥沃。村民說,漢源縣常年日照充足,無霜期十一個月,至少能種三季糧食,村民每戶平均年收入在七千至一萬元。
一名村民稱,在瀑布溝水電站項目的申請審批過程中,開發商國電公司故意隱瞞實情,把漢源庫區肥沃廣闊的高產良田、平原地帶,一概說成高山峽谷,因而較易取得立項資格。相反,當地農民的意見就得不到當地政府尊重,根本沒有說話的權力。受影響的大樹鄉村民表示,他曾到樂山市五道橋區冠黃鎮的安置地看過:「和大樹(鄉)比,那裏至少落後二十年……一輩子都沒有前途。」另一名被就近安置到九襄區前域鄉一塊荒坡的村民則說:「沒人願意搬過去!」
一名曹姓村民則說:「政府強調庫區人民應該顧全大局,作出犧牲。但是,犧牲應該是有限度的,也不能總是庫區人民來做犧牲。解決移民問題首先要讓移民參與,現在是政府一手處理,想補償多少就補償多少。」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