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11月,晚上下班涼風習習,飢腸轆轆,最想念的是否一煲窩心暖胃的火鍋?當然還有生命中不能少的酒肉朋友,大家又飲又食又拗得面紅耳赤,深秋一席人生幾何?所以我們這星期一連四日,會介紹各地區不同風味的火鍋湯底做法,讓你在這季節可以不求人,也能做齊聯合國火鍋。第一日出場,先來港人至愛泰式火鍋。
記者:李湘虹
攝影:楊錦文
示範:Pichet助理總廚(又一泰)
地址:九龍塘又一城G23號舖
電話:31055055
總覺得泰國人無論男女老幼,與生俱來都帶着一份溫柔,就連大火爐灶邊當廚的也不例外。做了泰菜超過20年的Pichet,以及其他廚房的泰國兄弟班底,說話也如謙謙君子,做起冬蔭功火鍋時的人與景很過癮。他說泰國人平民一般吃火鍋都算大日子,起碼會一家人齊齊整整的。「媽媽會在仔仔女女回家吃飯時做火鍋,蔬菜呀海鮮呀好熱鬧。」但他說泰國人很喜歡濃郁香味:「泰國四個地區即使一樣的火鍋,口味也各有不同,主要源於當地水土種出來香料的味道。一般而言,泰南的辣一點,泰北的清一點。」
香港則少下香料,好像今日介紹的冬蔭功火鍋和沙嗲火鍋,香料份量就為香港人調整過。前者跟海鮮,後者跟肉味道最夾。餐廳自家製的除了有以泰國指天椒做的酸辣汁,還有羅望子醬和Sukiyaki。原來因為店中引入了醬菜Dips,每天以新鮮材料做出泰國各地Signaturesauce,用來蘸香葉、米通、薄脆,難怪火鍋醬汁也如此講究。
自製價:$40/2人份量
用咩料
泰國指天椒 10粒
小洋葱 5粒
泰國南薑 1支
泰國香茅 3支
泰國檸檬葉 5塊
泰國青檸(榨汁) 2個
泰國辣椒膏 3湯匙
蘿蔔、紅蘿蔔、西芹各少許
小貼士
1.此湯可即煮即食,但熬的時間愈長愈出味。
2.要做出正宗泰國風味,盡可能用泰國香料,指天椒、辣椒膏唔少得。
3.喜歡吃辣一點,可在上桌時加點鮮辣椒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