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我哋住板間房冇窗,所以畫個窗落幅畫度。」一張畫紙滿載裕強及俊強的夢想,也是不少低收入家庭兒童的卑微心願──擁有一個安樂窩。有立法會議員批評,特首董建華政府偏重商界利益,令社會貧富益發懸殊,促當局正視貧窮問題。 記者:翁煜雄
馮先生昨偕同六歲兒子裕強及四歲的俊強,出席社聯及社區組織協會舉辦的活動,向多位立法會議員「訴心聲」。從事裝修的馮先生極疼兒子,但經濟日差,其月入由萬多元減至五千多元,不時開工不足,有時連學費及書簿費也應付不了,眼巴巴看着兒子淪為貧窮兒童,「諗起都心痛。」
就讀小一的裕強及讀幼稚園的俊強昨將自繪畫送給議員,畫紙上是七彩大屋,俊強搶着說:「間屋有窗㗎。」裕強說一家住在沒窗戶的板間房,兩人無論玩耍或做功課都擠在碌架床的上格。
李女士是單親母親,獨力撫育一歲兒子金瑞,但因來港不足七年未能申領綜援金,只靠兒子每月獲配千多元的綜援金,但板間房租金已花掉一千二百元,社聯行政總裁方敏生心痛地說:「買奶粉錢都唔夠啦。」議員余若薇及李卓人等帶來萬聖節禮物。
議員湯家驊批評特首偏重商界利益,令貧苦兒童未獲平等機會;他建議設制度處理未達申領綜援金要求但有需要的人士。社聯業務總監蔡海偉說,應設基金讓地區團體協助有需要人士。
對於有議員要求財政司司長將薪俸稅率還原至○三年水平,湯家驊說政府應先協助貧苦大眾;余若薇也指交稅是市民責任;李卓人認為應調高個人免稅額及子女免稅額,不應調低標準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