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正在任教一個毅進課程,大概名為「數碼音樂創藝」課程。在第一堂,我開門見山的說:「大家知不知道你們的阿Sir最討厭是甚麼?」同學們神情凝重,靜息以待,「我一向最憎上堂!」頓時全課室哈哈大笑,我應該道出了他們的心聲。
我很討厭上堂,上堂時不准飲水、不准吃東西、要穿校服、要坐直、要聽書、不准有睡意、不准發白日夢。我最怕要悶坐課室聽一位毫無生氣的老師自言自語一小時,感覺比死更難受。
現在角色轉換了,我實在非常明白做學生的苦處。傳統工廠式教學,老師有老師教,學生有學生聽,學習得冇趣又被動;體驗式學習,老師帶領學生一同參與活動,讓他們從活動中發現知識和感悟,有趣之餘學得的知識更入心入肺。
問題是市面上很難找到適當的體驗學習教材,惟有自己設計。
目標:讓同學掌握快速閱讀五線譜。
活動:同學圍圈,順次序報數,報的是五線譜上音符的名稱ABCDEFG。然後我會發問有關五線譜上的問題,例如高音譜最底一線是甚麼音?自己是音符名稱E的同學鬥快站起,每次最遲的一位同學出局。
這活動雖然簡單,但效果頗快,起碼發動了同學們的鬥心及腦袋,在不知不覺間吸收知識。
設計活動和作曲差不多,須要尋找靈感,這絕不是易事,卻是一件樂事。
要做一個好老師,第一件要有的是「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