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論:美選戰激烈有後遺症

平心而論:美選戰激烈有後遺症

今次美國總統大選,結果不論是誰勝誰負,都會帶給美國很大的後遺症,主要害處不是來自誰的施政較好較壞。事實上,兩人的政綱都是大同小異,只是在某些個別政策上有輕重之分而已,例如布殊和克里都贊成減稅,克里提議多減中產稅而少減富人稅。同樣,兩人都鼓吹反恐,但用力點不同而已,布殊強辯打侯賽因即是反恐,克里卻贊成放更多資源用在反恐其他領域上,例如增強國土安全措施等。雖然克里嚴重批評布殊政府把戰後的伊拉克治理得一塌胡塗,但他卻沒說反對伊戰爭,所以,即使他當選,基於美國的石油戰略部署,他也不會輕易撤兵。

社會陷入兩極化
總的來說,這次大選的後遺症,源自那些把美國國民分裂的議題和過份的人身攻擊,這類議題很多與民生和國家安全無關,反而集中於泛道德和宗教方面,例如同性婚姻、墮胎合法化、容許公立學校作宗教祈禱等。這些都不是可以用客觀和理性作對與錯的判斷,只能用個人主觀的道德標準和宗教信仰來作選擇。
因此之故,從前美國政客都避免把這些作為大選重點議題,因為糾纏下去的結果只會分裂國人而已,但很不幸,布殊和他的擁護者一直以來都以堅強的衞道者自居,硬是把道德和宗教帶到競選的主流,在非對即錯的環境下,克里哪有選擇,被迫走到對立的陣營去,結果整個社會陷入了兩極化(polarization)。

學術機構政治化
這種兩極化的流毒,連一向屬於中立的大眾化傳媒也中招了。就以覆蓋甚大的電視網絡為例,眾所周知,霍士(Fox)是擁布殊,CBS則是擁克里的,以此類推,就連那些本屬實事求是的學術機構和智囊團(thinktank)也要壁壘分明。為了抗衡那些被視為有自由主義傾向的機構,例如BrookingsInstitution,一班保守共和黨人創立了以保守聞名的HeritageFoundation,結果把學術機構也政治化。
事實上,它們不傾向一邊也不行,因為這次大選已令美國的大財團和大企業兩極化,這些財團正是所有研究機構的米飯班主。企業兩極化的結果是偏向共和黨的只捐款給那些保守機構,例如HeritageFoundation,而擁護民主黨的,就捐給比較自由化的BrookingsInstitution了。至於那些堅持學術超然、超越黨界的學術機構,不但經費無望,兼且被視為騎牆派而大受攻擊,變成兩面不是人。
地位超然的學術機構尚且分化,一般國民更不在話下。現在即使生活在美國平靜的小鎮,也不能避開大選浪潮的衝擊,現在幾乎每戶小鎮的家居都展示了大塊擁護自己候選人的標板,一時間成為奇景。平時居民都和睦相處,盡量把具爭議的政治和宗教話題放在心中,但如今卻全抖了出來,而且互相展示。相信這次大選造成的兩極化傷痕,不容易隨大選結果而消散。
李庚 英明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