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昨天十名獲得「中華煤氣進步獎學金」的中學生,勇敢地訴說各自不幸的故事,無論曾做錯多少事,或遭逢多大的劫難,甚至親人入獄病歿,也不要氣餒,只用放開一扇心窗,容納身邊親友的愛心,每個人也可「九霄龍吟驚天變」。 記者:蔡朗清、黃秋豪
十四歲的尹曉彤就讀迦密中學三年級,原擁有一個完整家庭,惟兩年前母親因病去世,劇變即接踵而至,「細個爸媽關係唔好,爸爸幾個月先返屋企一次,但同媽咪一齊住係我一生最快樂嘅日子。媽咪過身後,所有嘢都唔同晒。」
昨獲進步獎學金的曉彤回憶說,她與姊姊搬到親戚家後如寄人籬下,之後搬回父親處,他又犯事被捕入獄。姊妹二人被安排入住筲箕灣的志願團體宿舍。
顛沛流離的生活未有令曉彤自暴自棄,她反而學懂獨立,積極樂觀地面對困難,發奮圖強讀書。「升中一嗰陣我冇乜心機讀書,爸爸被拉後令我明白要獨立就要讀書,同埋證明畀人睇,即使我冇咁幸福都可做得比其他人好。」結果,曉彤中二的成績由全級九十多名,躍升至四十六,今年更可進入精英班。
今年中三的李詩韻,四年前交了壞朋友,「晚晚有家不歸,日日有學不返」,打架、罵老師,甚至入住女童院,學校考試成績根本無法評分,重讀一次中一後最終也被踢出校。
她感慨說:「我同家人講冇興趣讀書,想做嘢。阿媽冇鬧我,話唔緊要,學一門手藝傍身都好。」詩韻報讀了美容課程,「但我見好多朋友做洗頭仔,冇出路,我只得十三、四歲唔想搞成咁,一個女仔起碼讀到中五,我想讀番書。」
去年她重返校園,上課不再打瞌睡,不再抄功課,「我冇咗兩年,會更努力讀書,特別喺英文下功夫。」在旁的吳老師忍不住說:「停咗兩年學,都咁有心機讀,雖然全級名次只係跳升十名,都難能可貴。」
就讀明愛培立學校中四班的陳倩兒說,雖然她屢次曠課,幾乎「滿江紅」,班主任曾老師也沒放棄她,請求校長不要趕她出校,「我冇面子留低,轉咗培立學校重讀中二;但我承諾一定要攞到好成績畀曾老師睇。」轉校後,倩兒成績大進,考獲全班第一,又積極參與課外活動,成為同學的好榜樣。
由香港電台及獅球教育基金會合辦的「2004全港學界最佳進步獎」,昨舉行頒獎典禮,參加學校創新高達三百九十三間,共五千二百五十七名學生獲獎,當中十名表現突出的獲「中華煤氣進步獎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