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曾太問:個別股證到期結算到期之前,見到發行商質低正股,是否發商行輸唔起?
個別即將到期價內認股證的街貨量,或會影響正股短線表現,有個別投資者眼見發行商沽出正股,或會認為發行商為認股證結算而質低正股,甚至埋怨發商行輸唔起。事實上,發行商買賣正股並不是任意的,而是依從期權的技術數據進行,當投資者持有認股證時,發行商根據對沖值數據變化增持或減持正股。當正股上升,認購證更趨價內,認購證對沖值上升,因此發行商會增持正股以平衡由於正股上升的對沖值差別;當正股下跌,認購證趨價外,對沖值下跌,莊家會減持正股。如投資者持有至到期,當認購證是價內,發行商是百分百持有正股(意思為假設認購證10兌1,結算時的街貨是1億份,發行商理論上持有1千萬股正股);當認購證是價外,發行商是不會持有正股。
從結算方法去考慮,現時認股證全是現金結算,標準股票認股證的結算計算方法,是以到期日前5個交易天正股收市價平均值,減以行使價再除以換股比率。當認股證是價內到期,莊家手上只有正股,因以現金結算,莊家便把所持的正股在市場沽售,沽股票取得現金後與投資者履行認股證結算。
從風險管理角度去考慮,由於正股的結算價是正股5天收市價的平均值,莊家沽售正股的價格須等同結算價,因此如有高街貨的認購證價內,正股有機會在結算日收市前出現較大沽售。如認購證價外到期,發行商沒有持正股,亦不需進行任何結算活動。
以中移動認購證9907為例,行使價22元,到期日為11月1日,由於9907到期前處於價內水平,發行商需要在10月25至29日為履行認股證結算而沽出中移動(941)股票的結算活動,到期前的公眾流通量約100球(百萬份)。以9907兌換率0.1計算,發商行便把所持的正股(約10球股票),在10月25日至10月29日於市場沽售,在5個交易日平均逐日沽出約2球正股,佔中移動過去5個交易日的平均成交比重約7.7%,相信正股短期表現影響有限,否則正股近期走勢難以逐步回升。
比聯金融產品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