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錦昌不是甚麼大人物,但比大部份終日只懂埋頭苦幹讀書賺錢的人,多了顆好學愛玩的心,任何運動也舉腳參與,現考獲5個專業資格的教練牌,不為名,不為錢,只求娛人娛己,享受教學過程,與眾同樂。
記者:尹珊珊 攝影:蔡鴻雯
李錦昌,30多歲,現職水警,嗜愛潛水、行山、攀石,迄今考獲香港獨木舟總會二級教練、香港野外定向總會一級教練、香港攀山總會的運動攀登二級教練、山藝二級教練及攀岩一級教練等專業資格。
不為名只求好玩
李錦昌幾乎喜愛所有運動,着他選一項最愛,苦索思量,仍說不出所然。「樣樣都差唔多,樣樣都鍾意,好難揀喎?」他一心五用,現在擁有至少五個教練牌,其他運動證書更數之不盡,雖稱不上大成就,但比起行步路都嫌累的典型都市人,實在有活力有幹勁得多:「長期玩同一樣活動好悶,無新鮮感,樣樣輪流咁玩,玩嘅心情唔同,咁就有新鮮感得多。」
他認為攀石最具挑戰性,天然攀岩刺激萬分;行山雖然靜態一點,但不同路線有不同感受,又可親近大自然;野外定向講求體力,可增強思考與判斷能力,而玩獨木舟則最考個人技術,總之任何運動也有其吸引力,他甚至報讀運動管理學等理論課程:「𠵱家興講責任,點樣可以避免疏忽,呢類課程暫時可能未必用得着,但可令自己更全面。」
享受過程娛人娛己
他現職水警,考牌並非為做全職教練,只為享受教學過程:「好自然㗎!認真玩一樣活動,自然想考埋相關證書,整整吓重會考埋教練牌。」就如香港獨木舟總會規定,要考取一級教練,必須持有《高級獨木舟證書》、《初級獨木舟救生員證書》及《有效成人心肺復甦法證書》,他不停考證書增進技巧,最後順理成章做教練,藏有大堆證書在手。
「娛人娛己,同學生分享個人經驗,自己有得教,亦好Enjoy同學生玩嘅過程。」現在假期忙於湊女的他,周日要做司機接送妻女四處玩,故沒在固定機構服務,但只有朋友叫到,他就會抽空做義工或參與警察部本身的活動:「我會Join社工搞嘅活動,Train吓啲犯事嘅細路仔,等佢哋發洩吓精力,見佢哋少一分戾氣,自己都覺得好開心。」
做水警富挑戰性
學生時代的小昌哥比成年人還要忙,12歲開始學獨木舟,接着是行山、攀石、定向等,「中學有個師兄帶我玩咗一兩次活動,之後自己就識得去體育總會掃晒啲章程,乜班都上,連射擊、體操都唔放過,總之有得報名就參加。」只因愛玩的人最怕悶。十多年前,他投考警察:「我份人好怕悶,要我每日喺同一區兜足八個鐘,好辛苦。」95年,他申請到警察訓練學校擔任教官,「當時學堂有個歷險組,負責開辦歷奇訓練俾受訓的學員及同事,自己本身都有做過吓教練,咪想嘗試做全職教官囉。」年半後,該部門因資源問題解散,昌哥調識做機場特警,兩年前再加入水警行列,至今仍視作挑戰:「唔好以為做水警成日對住個海會好悶,其實好有挑戰性㗎!」
放假上山下海
打得政府工,最大好處莫過於假期特多。「啲衰嘢唔好提啦,記住我無雙糧㗎!」他放假一定會到外國潛水或行山:「太太受我感染開始鍾意潛水,上年暑假我哋先去過馬來西亞潛水聖地詩巴丹朝拜。」潛水與太太同遊,遠足則與老友為伴,剛從四川回港的他與兩位老友,登上五千四百多米的半脊峯。「平時上網都會留意各地攀山活動,見四川有攀山公司帶隊行雪山,咪搵朋友一齊參加囉。」
這次冰天雪地十天遊,昌哥吃盡苦頭:「上到三千米開始有高山反應,頭痛、水腫,個樣都變晒形,好辛苦。」有相為證,攝影師和我即使出盡眼力,也認不出相中那個面龐脹了一個碼的人竟是昌哥:「其實五千幾米唔算太高,況且可以跟一個美國教練學攀爬雪山技巧,又有靚雪景,都值得嘅,以後我都會選擇返大陸行山,一來旅費平,二來景靚。」未來,若你到大陸旅行,或許會在某個山頭碰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