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𠵱家門牙上面啲肉生咗粒瘡,輕輕㩒吓都會流膿流血水,影響到我胃口同瞓覺,已經瘦咗幾磅,真係希望快啲醫好啲牙。」五十二歲的阿蘭向記者訴說。
阿蘭年前與丈夫離異,育有一對現年分別十七及二十歲兒子,她與幼子每月依靠綜援金過活,長子因就讀大專,不合資格領取綜援金,申請本地專上學生資助計劃(俗稱grant&loan)則正在處理當中,阿蘭早前要向友人借錢繳付兒子的學費。
約三個月前,阿蘭發覺牙肉含膿,曾往衞生署牙科診所求醫,因其情況並非「緊急」而被拒絕治療;她在社工安排下,花了一百元往非牟利機構開設的牙科診所檢查,牙醫證實她患牙肉膿腫並有多顆蛀牙,需要「杜牙齦」及補牙,費用合共一千七百元。
「杜牙齦」即根管治療,是將壞死的牙髓組織抽走,然後注入牙膠填補根管,以治療牙患,好處是保存牙齒,避免拔除。
現時,衞生署轄下有十一間牙科診所,全部只替市民處理以止痛為主的急性牙患,全線公立醫院並沒有牙科診治服務。
市民只能往私家或非牟利機構開設的牙科診所求醫,費用昂貴,綜援及低收入家庭實在難以負擔。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有見阿蘭飽受牙患困擾,即時從「醫療專戶」撥款一千七百元助她支付有關治療費用。
捐款編號:C1547
暖流熱線
電話:29908688
傳真:23702192
電郵: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