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中國加息--加的太少、太遲? - 盧峯

蘋論:中國加息--加的太少、太遲? - 盧峯

就在中國官方不斷強調宏觀調控政策已取得相當成效、就在內地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中國經濟開始「退燒」的時候,中國人民銀行昨天突然宣布加息零點二七厘,由今天開始生效。根據人民銀行的解釋,今次加息是針對近期經濟金融運作中仍然存在的一些矛盾和問題,並為了鞏固宏觀調控政策成果。
中國經濟過熱需要加息幾乎是市場人士的共識,早在今年年初已有不少學者包括內地學者認為中國政府需要加息以冷卻過熱的經濟,但中國政府一直沒有採取行動,即使在今年今天當通脹率升至百分之五以上時,中國政府仍然倚賴行政手段及政治指令調控經濟而不肯提高利率,並堅稱宏調已取得成效。可現在中國政府在經濟數據開始穩定下來以後卻突然宣布加息,這是否意味中國經濟過熱的情況沒有好轉甚至惡化,以致中國政府不得不施展加息這個「撒手鐧」呢?又或是行政手段已不足以令經濟「退燒」而迫使中國政府下重藥呢?這實在是令人十分憂慮的。

此外,中國政府若果真的認為有需要透過加息冷卻過熱的經濟,那昨天的加息幅度顯然是太小了、太不足夠了。應該看到,中國目前的通脹率超過百分之五,即使人民銀行今次加息零點二七厘後,中國的利率依然比通脹率低,中國的負利率情況依然沒有多少改善;只要負利率的情況不變,過度投資、過度消費、經濟過熱的情況根本不可能好轉。這樣下來,今次加息的實質效果不是微乎其微嗎?當然,人民銀行考慮到風險問題,未必可以一次過加息太多,但人民銀行至少可以在附加的聲明或說明中表示今次加息只是序幕,往後利率將會繼續調升,以加強政策的效力及說服力。偏偏人民銀行卻連這樣的表示也沒有,好像今次加息只是一次過的政策。像這樣的做法,怎可能發揮利率政策的作用呢?
由於中國經濟尚有很多環節受到政府嚴格操控,不受市場規律左右,加上無法知道中國政府加息是一次性措施還是較長期的政策,今次加息對中國經濟的實質影響短期內難以確定。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中國經濟過熱的勢頭仍未受控,中國經濟的形勢也比想像中惡劣得多。若果油價持續高企又或是外圍經濟情況轉壞,那中國經濟便可能大幅調整,甚至出現硬着陸的情況。我們認為,不管是特區政府、企業、小投資者都有必要重新估計中國經濟的潛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