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恒基地產(012)及恒基發展(097)昨日分別公布,建議增加法定股本。市場人士估計,恒地是為配股集資增加土地儲備鋪路。恒地副主席林高演解釋,今年初發行57.5億元的可換股票據,持有人可兌換為恒地股份,故在股東大會上除了按慣例要求股東授予可發行20%股權外,並增加法定股本。
恒地此舉,令人覺得是為大型投資項目作部署,而該公司對投資額達240億元的西九龍文娛藝術區項目,似乎志在必得,除了在其最新年報中詳列向政府提交建議書的內容及理念,林高演更直言,有把握取得該項目,而集團任何考慮都包括西九龍項目在內。
恒地昨日公布,董事會建議透過增加6億股每股面值2元的股份,將普通股數目由20億股增至26億股,將該公司之法定股本由40億元增加至52億元,同時,恒發亦建議,透過增加6億股每股面值0.2元之股份,將普通股數目由30億股增至36億股,法定股本由6億元增加至7.2億元。兩公司均表示,此舉為使該公司有更大靈活性,可於日後有需要時發行股份。
假設新增發的股份全部繳足股本,連同現時餘下可供發行的股份,恒地及恒發將分別可發行6.68億股及7.83億股,按昨日收市價分別為36元及9.7元計,若有關股份全部配發,將可分別集資240.48億元及75.95億元。
林高演接受本報查詢時表示,恒地在今年初發行總額57.5億元可換股票據,票據持有人可按每股48.96元換股價,在06年1月10日前將票據兌換為恒地股份,若有關票據獲全數兌換,恒地將發行佔現有法定股本5.87%的股份,但屆時尚未發行的股份只佔恒地法定股本3.4%,故希望先行增加股本,以應付所需。
他又指出,暫未有票據持有人兌換恒地股份,亦否認此舉是為短期配股集資鋪路。他強調,現時恒地的財務狀況處於有利位置,加上出售嘉亨灣有約60億元現金回籠,除非有新項目,否則短期無集資需要。
一名歐資證券行分析員表示,恒地建議增加法定股本,相信是有見及可發行股份的空間已經「見頂」,故未雨綢繆。他又稱,上市公司增加法定股本都有部署配股集資的可能。另一名美資地產分析員則形容,即使恒地沒有即時集資需要,但亦先行「攞貸款額度」。
隨着樓市升溫,發展商積極爭取土地儲備,對資金需求亦隨之增加,恒地自去年底至今已透過各種渠道集資約187.5億元(見表),同時亦伺機增加土地儲備,除了在拍賣場上競投,截至今年6月底,恒地已就上水吳屋村、大角咀宿舍及油塘草園街6號等項目與政府達成補地價協議,正在商討補地價項目則有烏溪沙地盤、元朗大棠路,及多個已獲城規會批准改作用途的地盤。